因位于城区北部,故名。

元朝,季、马、夏三姓建村,季姓居多,始名季庄。

传说中佛教禅宗二祖慧可曾驾白马驮着经书,追赶达摩祖师,途经此山时在山洞中休息,所乘白马停驻化而成山,远望山形恰如天马行空,状甚雄伟,故名。

因岳新乡是安岳县建乡较迟的乡,以安岳的“岳”,新建的“新”为意得名岳新,故名。

明嘉靖年间即有此村,称兴安村。清顺治十八年(1661)因村处山门河西边,改称西村。1912年曾以大街为界分上、下西村。1927年合为一村。

明永乐年间白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人筑寨建屋,得名白寨。

“甘洛”中的“甘”意指乡境内甘溪一带为粮食主产区,《书·洪范》:稼穑作甘;“洛”字,从水从各,“水”与“各”联合起来表示“十字交叉形状的河流”。甘溪一带河道为十字交叉形;两意合起来,故得名“甘洛”。

赤溪指水少,容易旱灾的地方;镇是指行政级别。

该村在明朝因杜姓在这里建村垦田,起名杜家庄,后简称杜庄。

因明代的枣园寺而得名,故名枣园街道。

此地位于“三江”交汇处,既西河、中河、黑石江汇合处,又是寿江的重要起点,故名。

取”新中国成立后大兴建设“之意命名为建设镇。

据记载,明朝初年、,战乱削平,范姓一族来此居住最早,取名“范家庄”。后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逐渐形成集镇,遂改名为范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原范镇村(现分为范西、范东两个村民委员会)而得名。

“科尔沁”系蒙古语,意为弓箭手或弓箭者之意。科尔沁系蒙古族部落名,其意为带弓箭的侍卫。

木河是取木河沟的简称,因距龙山镇十华里,此地设有店铺,故称十里店子或木河店子。坐落于古城阿阳之西的木河沟,很早以前叫母河沟,相传,是一个姓周的状元为了纪念自己的生母称其为母河沟的,几千年过去了,人们称其为木河,其实啊,那只是母河的转音而已。在很早很早以前,木河沟一带高山峻岭树木密布,沟中溪水长流,高大的楸木,参天的油松,虽是丝绸要道,但林中虎豹狼虫经常出没,常有伤人之事发生。一日正午时分,一个名叫周正的书生自西东进,要翻越关山上京赴考,一路晓行夜宿,数日奔波来到了木河沟。一路的劳累,口渴肌乏,见

“塔木托格拉克”系维吾尔语,意为“象墙一样的胡杨树”。另一说法是,“塔木托格拉克”维吾尔语,意为“有印记的胡杨树”。

相传,宋时该村为兵马屯驻的边境城堡,故名边马。边马村为自然村,后分为边中村、边南村、边北村等行政村。边马镇政府位于边中村,以驻地自然村边马得名。

“勐戛”为傣语,“勐”为地方,“戛”为贵重,“勐戛”意为贵重之地。该村初建时,经常遭匪患,由于村民团结,能人志士不断出现,战胜了土匪强盗,人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故而得名。

2412 2413 2414 2415 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