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相传,因风大沙多,水源奇缺,人畜饮水困难,人们迫切盼望多出泉水,故名“沙泉”。

“盆吉”意为“药粉”。

《三评事宋太府君墓碑》载:宋梅衡于唐开元年间从河南开封徒此,在清游小河边垦田建村,取名湛田。

“曾”指居民姓氏,“集”指集市、市场。

山清水秀,分外明朗,故名青朗。

因建圩时境内建24栋商铺组合成方形,后又建40栋建筑组和成圆形。故该圩取名“方圆”圩,后谐音简称“方元”。其寓意是提醒人们做生意要有方有圆,合理竟争,和气生财。

因地处九吉坡,初称九吉市,后迁址土婉重建在海边,大部分人们靠出海捕鱼为生,在港湾出口有一处深似潭的港门,故名。

相传昔日有一彝族工匠在小山梁上搭棚建炉,铸造农具,习称铁炉岗 ,因此得名。

因政府驻地驼耳巷村,故随之将其所管辖的范围以驻地所在村命名为驼耳巷镇。

塔什库尔干,系维吾尔语,意为“石头城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36郡,上郡为其一。今榆阳为上郡辖地,借用其名设上郡路。街道以路命名,得名上郡路街道。

勐捧:傣语,勐“地方”,捧,“飞溅的水花”,意为水花飞溅的地方。

意为新的集市。

因辖区东南有一座土墩,土墩上原有翁氏宗祠,故得名。

相传,建村时据西南有古道通达山西,须经十八盘,该村为至十八盘下的第一关口,明清时有官兵守护,遂因此得名下口。

建村于战国后期,因聚落呈矩形类似城墙而得名。镇以村名。

因县政府原驻城厢镇那坡村得名。“那坡”,壮语“Nazboh”。“那”是水田之意;“坡”是土山坡之意。

驻地附近村落前有口塘名白塘,村坐落在一小溪上游,故名白塘上边。该街道办事处位于白塘上边附近,故取名白塘街道。

2382 2383 2384 2385 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