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集镇

名称

曾集镇

拼音

Zēngjí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荆门市

所在区县

沙洋县

名称含义

“曾”指居民姓氏,“集”指集市、市场。

名称起源

以居民姓氏命名。原住居民多为曾姓,清未形成集镇,故名曾集。曾集镇以此得名。

名称历史

清朝后期,始有曾姓居民在此聚居、经商,逐渐形成集场,称曾集。 1868年(清同治七年),荆门编为12村,59里,曾集与柴家集、腊树庙属羔观村。 1914年,曾集属荆门县第七区。 1930年,荆门县分东、南、西、北4乡,曾集属南乡。随后荆门县改为10个区,曾集属第七区。 1939年,曾集属荆门县第三区。 1940年,日军入侵,曾集属拾回桥区。 1948年,曾集属森万区署。 1949年2月,荆门县人民政府成立,曾集属柴刘区。 1952年11月,为荆门县第八区,区政府驻曾家集,辖19个乡。 1956年,撤区并乡,第八区改为指导组。 1957年12月,撤销指导组,成立曾集区。 1958年12月,划归火箭(沈集)人民公社管辖。 1959年6月27日,增设曾集人民公社(大),原沈集公社所辖曾集乡,后港公社所辖许岗乡、马坪乡、雷巷乡,五里铺公社所辖柴集乡划归曾集人民公社管辖。 1961年5月,恢复曾集区,辖许岗、雷巷、曾集、柴集、马坪5个人民公社(小)。 1975年12月,曾集区辖区不变,原辖人民公社复称管理区。 1984年2月,撤销人民公社体制,设立区、乡(镇),曾集区辖蔡庙、柴集、雷巷、许岗4个乡和曾集镇。 1985年5月,曾集设镇,辖区不变。 1987年10月,曾集镇分为曾集镇(辖曾集、许岗、同水)和蔡庙乡(辖蔡庙、柴集、雷巷)。 2001年5月,蔡庙乡并入曾集镇,辖6个管理区(柴集、雷巷、蔡庙、曾集、许岗、同水),37个行政村(曾集、甲堰、范店、八院、肖院、丁坪、张港、朱坪、孙店、潘集、范集、段桥、银台、柴集、谢店、官集、九龙、雷都、楝树、张池、楚河、蔡庙、白塚、雷巷、天湖、勤俭、陈闸、团结、周坪、杨林、烟庙、龚庙、曾巷、太山、金鸡、肖堰、六塚),2个居委会(古椿、金桥)。 2002年,撤销管理区,村(居)直属镇政府。 2005年9月,合村并组,肖院、丁坪并为民主村;张池、楚河并为张池村;官集、九龙并为官集村;雷巷、天湖、勤俭并为雷巷村;张港、朱坪并为张港村;蔡庙、白塚并为蔡庙村;孙店、潘集、范集并为孙店村;雷都、楝树并为雷都村;曾集、甲堰并为曾集村;范店、八院并为范店村;周坪、杨林并为青桥村;段桥、银台并为万里村;柴集、谢店并为柴集村。 2006年,全镇辖烟庙、民主、曾集、孙店、范店、龚庙、太山、万里、曾巷、张港、柴集、官集、张池、雷都、蔡庙、金鸡、陈闸、团结、雷巷、肖堰、青桥、六塚22个行政村和古椿、金桥2个社区居委会。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