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查,元朝至元初年建村,因该村北有一大土坨,故此得名。因乡政府驻坨南村得名坨南乡。

扣河子为厚很的谐音字,系蒙古语,意为奶头(厚很河源头有两座形似奶头的山)。

辖区内有明代修建的大观楼,是当地标志性历史建筑。

取其开封古时朝代“金”之名,而“耀”又有“让开封经济更加耀眼、光彩夺目”的寓意,故命名为金耀路。因金耀路横穿域内,从而得名为金耀街道。

村庄原坐落在石塘河上游的山墕中,且孙姓首先定居,故名孙家墕。后为就近吃水,迁居沟里,得名孙家沟。

大仓镇是西南“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此地为明朝戍军、垦田屯粮之所,因修建粮仓,故而得名“大仓”。

因境内主要街道沿武陵山溪流东西延伸,踞武宁至通湖北省阳新的古大路得名。

大雷山脉主峰下的合并乡,故取名雷峰乡。

境内沅水滩边原有一处天险,浪高而水清,滩长浪大似巨龙翻滚,得名“清浪滩”;建制设乡,名清浪乡。

含义指澧县县城西城区的街道行政区。

1981年因其地理位置命名。

因镇政府原驻地在沟门村,故得名。

大西桥镇政府驻地于大水桥西侧,原名水桥屯,又称大水桥。以此得名“大西桥”。

政府驻地为辛寨村,因此得名。据县志记载,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尚称新寨,时为当地水陆交通要镇,界在南邺,扼数郡之要津。为防御匪患,村民绕村建寨,每每重建新寨,故村名新寨即有此嬗变而来。解放后,人们常用谐音简写,遂演变为今日之辛寨。2000年与前油坊乡合并为现辛寨镇。

因陈氏居民在规定的日期里,货物交易的地方,后形成集市,故名。

“恰”意为“寒冷”。

1956年,郑州铁路局在火车北站附近的南阳路一带兴建铁路家属院,称南阳新村。街道因此得名。

因道路通向长乐坡而得名。

2359 2360 2361 2362 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