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3日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三都水族自治县设置凤羽街道的批复黔府函 (〔2019〕77号)文件,设立该街道。因地处三都水族自治县辖区,传说水族是殷商的后裔,是远古贵族,凤羽指的是“凤凰的羽毛”,是水族的隐喻,呼应水族由凤凰引路至都柳江畔落户,羽化而生,繁衍生息。
因位于原清江城以南而得名。
一说:春秋时设邑,因其境内有纪念太上老君(老子李耳)景点,地势又高,故称太丘。二说:春秋名犬丘。商设犬丘邑。汉置犬丘县,因“犬”字不雅,明改为太丘县。村以古县名称之。
明洪武年间,米氏始祖从山西泽州迁此,取名米村。
镇政府驻王格庄村,以此为名。
清初建治前,地名已存在。 1953年2月分别设金竹、龙洞乡,1958年9月,金竹、龙洞乡合并,取两乡“金”“龙”合称“金龙”。
村内寺庙和附近的双峰山合二而一,故名双峰寺。因始建乡时,乡政府驻地双峰寺村,故名双峰寺乡。乡改镇后名双峰寺镇,镇名系前建置沿用。
因柴姓人家始居于此,后逐渐形成集市故名。
因政府驻地设在东里圩,故名。东里圩又名东海仔,因与大东海(即东海岛)隔海相望而得名。
指通江河船筏满载,改名春载,后以谐音作今名。
1951年1月建乡时,因驻地在团标寺而定名团结乡,取团结之意。
“鹦鹉”即“鹦鹉洲”,此名意在传承鹦鹉洲这片洲地上的码头、民生文化。“街道”指城市基层乡级行政区。
清嘉庆《湘潭县志》载:“易俗河,即涓水也,所历皆易俗河乡故名。俗河一宿河,声之转也。”
因位于中山市中心城区南部,故名。
原名谭家公社。因与西安市未央区谭家公社重名,改名为振兴乡,因而得名。
相传原村名大屯,后因“屯”与“同”读音相近,又取世界大同之意,改称大同。因镇政府驻地在大同村故名。
解放路是因为纪念安阳解放而得名。
明代潘姓居此开店名潘店。明嘉靖三十年(1551)《商城县志》载名双墩铺。又因有两棵并列生长的高大椿树,后更名双椿树。清置邮铺,改称双椿铺。
热门文章
方官镇
渔亭镇
麻栗镇
小林镇
双山镇
麒麟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