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圩旁有当时当地最大最长的石桥,人称大桥,故名。

定,取安定之意;宁,平安、安宁的意思。定宁一词,寓意着寨子可以长久平安、安定,表达了群众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傣语地名。勐:地方;捧:发光的妖精;意为出现会发光的妖精的地方,故名。

境内有温泉,俗称热水塘、塘子,元明时曾设塘子屯,镇因此得名。

原名北寨,与南寨对称。相传汉时刘秀被王莽追赶到此,又累又饿,就在一棵桑树上摘桑椹充饥,然后休息,当日来时天已黑,见村里人来人往,刘秀说此地不错,可以建城,从此将北寨改为黑城。1966年改名红城,1982年复原名黑城。因镇政府驻黑城得名黑城镇。

位于闹龙河以东河东区,“胜”寓意“庆祝新中国取得胜利”。

此地原是一片芦茅洲,开发后,以自然风貌故名黄茅。

玛纳斯一名,始见于《元史·耶律希亮传》,称作“马纳思”,《西域图志》谓“玛纳斯郭勒”。据《西域水道记》,玛纳斯,蒙古语,意为“巡逻者”。

因二六七二工厂指挥部驻扎此地,故命名二六七二街道。

当地以贯种藤类物而名,“藤田镇”指驻地在藤田街的乡镇行政区划。

原名关庙。相传清道光十四年(1834)兴场时,贡生柏汝梅于当地关帝庙门书楹联“景物艳通川莫负石笋烟霞宝林风月,市廛依古刹共拜瞻桃园兄弟汉室君臣”,时人遂以其楹联上、下联首字首字联袂成词,得名。

清初古庄古姓在村北双洎河上架设木桥一座,取名古家桥。当时桥北辛集有集,后辛集商贩到桥南建房兴市,渐成集镇村落,后称古桥。

因东汉注明经学家郑玄于此地注释《孝经》而得名郑城。

取名“幸福”是为了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祝愿与期盼,也希望生活在这里的居民能心情舒畅,称心如意,幸福美满。

查干郭勒,蒙古语,白色的河之意。

取争取新的更大胜利之意。

原阳曲县治在今定襄县待阳村,东汉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当政时把阳曲县民众从今定襄县迁至今阳曲镇一带,县治即设于今阳曲镇,村名阳曲从此开始。

乌云为满语“森林”之意

2317 2318 2319 2320 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