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水流经该境,因河上一桥名杨桥,故名。

辖地有双岭、屿头两个自然村,以双岭、屿头两地组合而成,故名。

相传大禹治水时,在此凿了七眼古井。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在井边立庙祭祀。此名,含纪念大禹功“德”,不忘其“源”之意。

因境内老地名外郎塆,故名。

清顺治年间,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的子孙迁居此地,取名常庄。

因传为宋辽交战的金沙滩古战场而得名。

因古时其地接连柘山,山上柘树成林,街仅一条,古尔狭窄,街东窄街西宽,似三角形。

渠阳镇因境域大部分位于渠江之阳,故名。

因地处英德市东部,且内辖华侨茶场,取“东”、“华”二字,故名。

镇政府位于小宽村,寓意人们生活美好,宽绰富裕,故而得名。

相传古代有一儒姓人在此居住,因此地是一片开阔的大田垌,故将此地称为儒垌,后因笔误,“儒垌”被写成了“儒洞”,故名。

相传,战国时期赵王在此摆銮驾,后由“摆驾”演化为“百家”。因驻地位于原百家村,故命名百家村街道。

因镇政府驻地安各庄得名。相传,刘姓世居本村,名刘家庄,后有高姓兄弟二人从山西山后陆州枣林庄迁至此地,因受坐地居民歧视,返回故里,招来祖辈高景春调停和解,从此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安居乐业,故名安各庄。

新兴城市,日新月异、繁荣发展之城。

辖区内原为舜陵镇政府所在地,承袭舜陵之名而得名。

镇沿用雷打石地片名。

因传说而得名。

清咸丰初期大旱,百姓求雨,其中一次成功,为纪念龙王爷,故而得名。

2315 2316 2317 2318 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