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据《旌德县志》载:“板树下”地名,村分上、中、下,该村居下,故名,相传清时刻书木板,多取自该村,故称板树,后雅化为版书,故得名。

车拉也叫车拉河,又名车拉沟。很早以前,有一种双牛拉的低轱辘车,载重250千克,只能拉到小河边,故称车拉河,简称“车拉”。

街道以驻地得名。

因驻地曾位于北七家庄,故名。明《隆庆昌平州志》载有戚家庄,以姓氏得名。清代称北戚各庄,因与南戚各庄相对得名,后演变成北七家庄。

藏语,意为“立起的老虎”。此地地形像一只站立的老虎。

因办事处辖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故得名南湖街道。

“十里”指距离,距建阳驿十里路。“铺”指客栈、店铺。

“大宁路”系辖区内东西向主要道路名称,该路以山西省地名命名。

明洪武年间洪洞迁民郑氏、郎氏、吴氏所建村为郑营村,解放战争期间,曾改名尚义镇,后又改为郑营,后因镇政府驻地位于此村,故名郑营镇。

明初山西洪洞迁来移民,分住神庙沟咀两侧,沟咀处有一石桥,桥北称梁北。

此镇因位于东桐峪口而得名,后镇政府驻地于此成为镇名。1988年政府驻地从李家村迁往桐峪村,以位于东桐峪口改置桐峪镇。

以位于峨眉山旁边,故名。

因辖区内有东焦村而得名东焦街道。

因镇政府驻地新度村得名。

因地势险要,关口众多,关寨重叠,关隘险峻,得名大关县。

因辖内有和安墟而得名。和安墟建墟时,当地人希望和平安乐而取名“和安”,故名。设镇时沿用此名。

因辖区位于螺河西岸而得名。

据传原名“排头”,源出田赋排年制度。《福惠全书》云“十甲轮充值年当差者,谓之排年。”“排头”即指此地为收缴田赋排年之首,下以年计,今附近仍有九年等村名。南宋时,周姓祖先从河南迁此定居,以姓氏得名周家村,因居住牌头集镇周边,1966年改为牌头村。以驻地村得名。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