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初曾于此设立驿站,专供传递书信和兵马憩息,故名。

“小东门”系辖区内区片,位于辖境北部。本系旧上海县城城门之一,正名“宝带门”,位于县城城垣东部偏北,因此处城垣以南另辟有朝宗门,俗名大东门,故俗称此处为小东门。

《郑州市古今地名词典》记载:因地处圃田泽旧址,水泽干枯而露出白沙,得名白沙。

原名“南山”,因村南有山,故名。清朝以后,称“南村”。

“鲁布格”系彝语译音,意为形同梯坎的地方。

清光绪年间《鹿邑县志》记为双陆店,后来演变成双楼集。传,明洪武年间,从山东枣林庄迁来一个叫李长庚的人,家养金鹿一对,毎天一早去西南石槽饮水,再去宜路荒原吃草,晚上又回到双楼。石槽是个宝,里面有个金蛙,金蛙天天吐的水正够双鹿所喝。后来金蛙被强人盗去。金鹿无水可饮,去宜路吃草便迷了路。所以当地人们便把金鹿活动之地叫作“双鹿”、“石槽”、“迷鹿店”。双鹿地处交通要道,有人在此开店起集,随之就叫双鹿店,又讹传为“双陆店”。数十年后,明开国元勋徐达的四世孙徐二翁,由汝阳射桥徐大坑涯下迁居于此,并在府内建了

滨河街道,因滨临东西乌兰木伦景观河且辖区内有滨河公园,故得名。

因辖区内有房为红色,又萌蔽于绿林之处的丹林宫。故名。

因秦孝公在今眉县境始置武功县,以武功山得名。武功县城原设此处,1961年县城搬往普集镇后,镇袭县名,仍驻原地。

地藏寺为一座寺庙,庙内主座塑有地藏王菩萨佛像。

以境内原有浸水河,后取“山青水秀”之意更名为青水河,故名。

相传因一子杀父案,激起民愤,惊吓官府,遂改鳌头铺为永安,以示永远安定之意。

因境内始丰溪从西到东贯通。

境内有一高原湖泊,湖中生长茈碧花而得名茈碧湖,镇以湖命名。

境内有山东省第三高峰鲁山,又因镇政府驻地位于鲁山之阳。

明朝初期,山西郭姓移民和山西薛姓迁此建村,名郭庄、岗子上两村。后来刘、张等姓迁入后,又建立了刘庄、张庄,因此地为团练驻地,故得名团练,后讹传为团林。因乡镇府驻团林得名团林乡。

友好,指中苏友好情谊。

舜避丹朱于此,百官候之,故名百官桥,以桥名而得名。

2252 2253 2254 2255 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