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和平相处之意。

据传,在清朝末年,当地地主叶小香等畏惧太平军北进路过,便在村子周围筑起高大土圩,以阻止乱军入村。圩名取“近者悦,远者来”之意,故名悦来。

热水镇原称热约都,后因热约圩河边常年喷出温泉,改称热水,故名。

该村在北魏前,是任县的老县城。后被洪水冲没,县城西迁今治,人们习惯称呼此处为古任城。明朝时演变为固城。1934年固城分为两个村,本村因居桥西,称西固城。因政府驻地在西固城村得名西固城镇。

郴江:指流经郴州市区内的一条河,是郴州的母亲河。

据传此地清朝一官来此办案被匪杀害,后人为纪念此官的清正得名官清坝,政府驻地于此,故名。

“高”,以其地势得名。“亭”即盐场。《宋史》卷一八二:“其鬻盐之地曰亭场,民曰亭户,或谓之灶户”。

新近安抚之意。

此地四面环山,中间平坦,形状如池,故而得名。

五代时已有村,村内多有店铺,因地处低洼,居民垒台筑舍。取名“高垒台”。后衍称高垒街、高累村、高里街、高里村,街道办事处驻高里二村而得名。

境域原有6个小乡,其中一个名为合作乡,后行政区域几经调整,合作一词沿用至今。

据传北宋时称顾水埠,清道光年间的县志写作“顾水街”。后因方言“顾”、“古”同音而写作古水,故名。

唐时,此地因产石灰闻名于世,又有水陆交通,购者云集。为方便水上运输,人们在锦河南岸砌起许多像码头一样的“埠”,故名灰埠。镇政府因驻灰埠圩,因此取名灰埠镇。

因辖内主干道长江路得名。

小关乡,相传是小关村中以前有一个关口,又因为是乡行政区域,故而命名小关乡。

济南千佛山(历山)下,曾是传说中的大舜躬耕之地,也是大舜由东夷部落领袖成长为一代圣君的发祥地。对此,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舜耕于历山之下”“舜发于畎亩之中”。为弘扬大舜精神,深刻领悟“舜文化”的精神内核,舜耕街道深耕传承舜文化,推崇以“明德”引领社会风尚。《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周围地理实体多以舜为名,如舜耕路、舜耕山庄等,为了方便居民了解街道范围和服务对象,命名为舜耕街道。

1961年5月,为纪念红四方面军12师政治部和中共川陕省委工作队在镇境内青鹤观建立有中共陕南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曾称为赤南县),将长滩公社更名赤南公社,后得名赤南镇。

因四面环山,河床较宽,水流甚缓,形成一大水塘,相传古人在此赛龙舟,故称“龙船塘”。

2217 2218 2219 2220 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