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地有处很高的影壁,在羯人石勒攻乐平时,屯兵于此。石勒是后赵之王,又加之他在此长期屯兵得胜,为赵国之墙壁,故名“赵壁”。

因地处老城区的西部而得名。

以附近的“浓”(即西溪河水,色常浊,故称“浓”)、“洄”二水(古名篆水,系渠江经城区的一段,江水萦洄为潭,形成洄水沱地形)得名,故名浓洄。

因驻地东部有六座山峰并列,形似“川山”字样,故名。

因南日岛古名南匿山,方言谐音又名南日山,故名。

因地处东莞市主城区南部,故名。

相传唐代,因距小冀、八柳渡各七里,名七里店。后因多次有大军扎营,明时改名七里营。

相传明朝期间由于躲避战乱,于此地修建山寨,并且姓朱的人居多,故名朱官寨。后来人们聚集在这里形成集镇。

“三”指数字,“岔”指岔口。

“沙尔呼热”系蒙古语,意为黄色库伦,即黄色的圈起来的地方。

“珠”指“洲”谐音而来,指水中的陆地,“田”指稻田,乡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

以辖区内主干道胜利街名称而命名。

所在地域原名石船,后为纪念辖内的革命史迹建立红场广场而改名红场,设镇时沿用此名,故名。

依据兵团团场统编番号,以团场为单位编排的数字作名称。团部驻地乌鲁克西,维吾尔语意“大海子”。

“常青”指贯通南北的常青路,“街道”指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属于乡级行政区。

“长白新村”为辖区内大型居民点。

  因该区域位于历史上曾享有“洛阳八小景”之一“瀍壑朱樱”之美誉的瀍河西畔,故名瀍西。

因驻地东南西三面为约300亩大田洞,故名大村甸。

2201 2202 2203 2204 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