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二十八年《东昌府志》载:“武水在聊城西南四十里,……宋大观三年立镇都巡检司讲武亭后,改为武水建检司。清嘉庆十三年《东昌府志》载:隋武水县故城,即武水镇,今沙镇也。

据豆罗镇北寺清嘉庆年间石埤记载:该村开始建村者为窦、罗二姓,故名“窦罗”,后把“窦”简化为“豆”,称作豆罗。

依据兵团团场统编番号,以团场为单位编排的数字作名称,团部驻地名称共青城。1958年5月,农七师党委发动全体官兵捐献薪金并由共青团员、青年积极分子组建共青团农场,故此得名。

相传大禹治水于此称禹导河,后改称峪道河。

相传清时有惠南、惠阳两兄弟在此开荒定居,随后陆续有人迁此安居,遂成村落。当地群众为纪念他们,将两人名字的末字组成“南阳”地名。

因街南是龙头岭、街北是虎头岭,龙虎相对得名。

街道北起松花江南畔,且江畔原建有佳木斯港。

清初,胡姓人家在淮河渡口开店,故名。

圩集地处奇美村麒麟山东麓埔坪,故称麒麟圩,在此设镇,故名。

明洪武年间,有蔡、权、许三姓来次定居,各立村名为蔡堂、权庄、许胡同。后三村合一,因蔡氏人众,以蔡堂称村名。

大坝因清顺治年间(1644—1661)始建于大草坝上,故名。

因境内自然地理实体而得名。位于山东省北部,滨州市西部,因县城东南惠民沟而得名的县级行政区域。

因场镇西、北有两条小河横贯场镇,在老街与学校处交汇流入下游芦溪河,故名双河。1981年又因场头两端的小河上各有一座石桥,故改名为双桥乡,后改乡建镇,故名双桥镇。

三国时期关羽屯兵土山约三事,曹操率众豪杰在此地数次商议攻打关羽军机大事,并派使者张辽前往和谈,言和成功,后人将此地称议事堂,之后简称村名为议堂,因原驻地议堂而得名。

新塬镇以境内有新塬自然实体而得名。

蒙汉交界第一道营子的乡镇。

境内有天宝山,山形饱满,状如“元宝”,山势较高,故名。

邵阳县岩口铺镇昔为宝庆四铺之一,称西路岩口铺。传说此地昔有岩洞,洞长约1500米,往里,洞分为三,一洞有水,一洞酷热,一洞凉风习习,食品藏其中,经旬不坏。古时洞口即有铺,故名岩口铺。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