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湖,维吾尔语,意为驼娃湖。

因此村早年有个姓周的武士在这里镇守土堡而得名。

铁峰山原名铁凤山(旧志称“其形如凤”),铁矿多,故名。

传朱元璋遣陈友谅旧属到此实行军屯,立为大营,后为村名。

昔日此地多植桂花树,得名桂花村。清咸丰十一年(1861)在村周筑寨,称桂花寨,后简称桂村。

因驻地村为霞浦西乡历史文化中心,相传曾出十八学士为纪念和尊崇儒学,人口集中,文风较盛,畲族人口较多。故名。

因境内石有镜山,昔日盛产大理石,故名。

因域内白山场得名。该地曾建白马寺,后改名白山寺,日渐成场。

桥头指资江一桥的一端,街道指中国大陆地区不设市辖区的市、较大市的辖区的行政分区。

据传,三国时期魏王实行屯兵制,有位胡姓将领率重兵在此屯居,当地百姓逐渐俗称此地为胡官屯。镇政府驻地位于胡官屯村而得现政区名。

此地杨柳树生长茂密且数量多。

漕河村靠近古漕河,原称漕河埠。明、清以前,漕河可通航运。按“漕”字本义就是由水路运送粮米,古称运粮河为漕河。漕河村位处河东岸,是集散货运的码头,故名。

1958年为张村公社,1984年改为张村乡,2003年10月撤销界田乡,划归张村乡,沿用至今。

双井子系汉语,意为一地有两口井,有所不同的是仅隔3千米,水质却一咸一淡,堪称地貌奇观,故此当地人称此地为双井子。

因境内龙岗岭古文化遗址而得名。

以驻地杭坪村而得名。

相传三国时期,魏将邓艾袭蜀经此,因悬崖峭壁,乃束马车,建造栈道(又称阁道),以通行人,由此得名“马阁”,1952年修建宝成铁路时,误将“马阁”记为“马角”,故名。

境内教理坪旁边有一座寺,后背成片的茶树将寺庙围住,因此取名叫“茶林寺”。

2129 2130 2131 2132 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