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底”,藏语意为“岩包上”。

因地处洛南县寺耳街而得名寺耳镇。

以乡人民政府驻西畈得名。而“西畈”则因地处洋溪源西岸田畈而得名。

登塘圩建于清嘉庆年间,因旁有清澈池塘,初名澄塘,后称登塘,因镇政府驻地在登塘圩,故名。

借用七道泉子之名,名字前加龙字,得龙泉街道之名。

“独山”指因境内有一山名为独山,“港”指境内有通货港口。

街道办事处驻城港南路,以此得名。

仕望集、郭仕望、南仕望、张仕望相距不远,为传说“八仕望”中的四个村。“八仕望”以仕望集始建时间较早。相传,村中曾有一富户,为盼望其后代仕路广阔,官运亨通,取村名为仕望村。后村落渐大,发展成一集市,改成仕望集。因古地名“仕望集”得名仕望集镇。

取自西坪、河包场首字组成。

街道以驻地跃龙山得名。跃龙山位于宁海城区东南隅,海拔80米,蜿蜒如龙偃卧,旧名卧龙山,又名映霞山。明代县令黄醇易今名。

镇政府驻刘家沟村,依村得名。

硕龙街,原名岭匡,后因所辖骨屯沿归春河石山走向形似巨龙得名石龙,后改为“硕龙”。

据明万历三年(1575)《新城县志》卷一载:“永昌乡在县城北十里,旧名唐昌,宋改今名”。南宋咸淳四年(1268)《临安志》卷二十载:“永昌乡,旧名唐昌,国朝改今名。”

古时,村边道旁有一客店店主人善养斑鸠,闻名乡里。南北朝时期,此地是交通要道。当时,村边道旁有一客店,店主人善养斑鸠,闻名乡里,故命村名斑鸠店(建村时间无考)。后政府驻地斑鸠店,以驻地命名斑鸠店镇。

因辖区内有一山峰形似鹅,称鹅山,故名。

因位于萧濉新河西岸,土壤肥沃,农作物产量高于两岸,为古老富饶之乡,称之古饶。

据民国十六年(1927)《济宁县志》记载:“安居乡·安居”即此。

阿克吾斯塘,维吾尔语,“白色的排碱渠”之意。

2083 2084 2085 2086 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