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乡政府原驻地庙坝失火,遂在新址重修新房,逢场赶集,人们习称此地为新场,喻意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快乐吉祥,故名。
明朝末年,有移民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宋姓居多名胜宋。清同治八年(1869)筑寨易名和合寨,在寨内起单日集,因集声名广播,宋姓居民弃胜宋,抛和合,惯称以宋集,沿用至今。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甘肃巡抚刘于义请准开垦柳林湖。当时招民垦荒,浚五渠,曰东渠,曰西渠,曰中渠,曰外西渠,曰红沙梁、红柳园。
因境内有嵩北名山九皋山,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之意,故名。
《五代史》记载:周师攻北汉,栅木为城,谓之罗城。《读史方舆纪要》载:龙山城,宋毁,西北外有罗城,以御西山之水,俗呼长龙城。嘉靖《太原县志·古迹》“晋阳城”条下:“其城又西面,外有罗城以御西山之水,谓之罗城,俗呼长龙城。近有罗城镇。”
原名“博瓦”,是蒙古语音译,因藏语称“博瓦”为“乔瓦”,故名。
古代的拒马河水流湍急,河上不能架桥,在20千米途程内共有10个河湾、10个渡口。因十渡是第10个渡口而得名。
传武氏建村于土丘之上,故名。
在一条小河的西边联合村民建村,此村名为西联村,因镇政府驻地西联村,故名。
“巴”意为“岩石”。
郭楼村最早系孟氏建村,取名孟家庄,明末(约1600-1644)郭氏一支由槚柏迁此,清初(约1616-1700)孟氏渐衰,郭氏人丁兴旺,更名为郭家楼,演为郭楼。
建设路寓意“建设幸福美丽长葛”之意命名。街道因路得名。
据清乾隆九年(1744)《阳武县志》记载,汉代此地称户牖乡,又名库上里。俗称阳武或阳号。后演为阳阿。
“尚嵇”指“上溪场”的谐音。尚嵇镇,即一个境内曾有一个名上溪场的集市,后因流传原因,取谐音尚嵇场的乡级行政区域。
明嘉靖年间,彝民刘聪在此建一座横跨牛栏江的七孔石桥,称七星桥,故名。
因发源于银冶岭村的错河,是天然渠道,河北岸坐落两个村庄,依其方位,因名东错渠,后谐音演化成今名。
寓意永远吉祥,故而得名。
古江巴格,维吾尔语,意为花园。
热门文章
潘田镇
花垣县
内乡县
屯兰街道
崇德镇
薛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