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县后,曾设阜青和龙头两个乡,取“阜”和“龙”两个字定名合并为阜龙乡,因而得名。

龙涓乡位于安溪县西南边陲,安溪、长泰、华安三县交界处。境内有两大溪流龙涓溪与举溪源。龙涓系两溪发源地,源头细流如,涓涓之水流入九龙江,故取名龙涓。

据传,早年间杜姓三兄弟来此逃难定居,三兄弟不辞劳苦,开荒种地,丰衣足食,渐渐的更多的人来此逃难定居,后来三兄弟娶妻生子,代代相传,村子日益扩大,故得名杜家村。

因境内有共兴河与五道河两条河流贯通全镇,由西向东流经全镇,两河于五洞桥村双河口处汇合流入螺溪河,两条河流水源丰富,蜿蜒流长,共同灌溉兴旺这片土地,故名共兴。

县城西边有山,名白腊山。故名。

因古时在境内河港建有新桥得名。

此地古为盐滩,滩地中间有河,煎盐的灶户为了便利交通,在河上架桥,低洼之处以梧板铺垫以利通行,称为板铺。日久天长,由于濒临河流入海口,改名板浦。

镇人民政府驻德厚街,故名,为“德行厚道”之意。

因处窈川溪和六保溪汇合地,故名“双溪”。

传长智村原名为北郭村,因宋朝太监郭槐,在狸猫换太子事件中被杀,北郭村距京城较近,且村名有一郭字,为免受株连,遂改北郭村为长智村。另传,此地原属三国时曹植封地,后人为纪念其才智过人,改称长智。

墩买里,维吾尔语,意为高坡。

藏语,“二嘎里”意为使人很高兴的地方,当地又称“日嘎里”。

因原境内建有一阳春堰,故名。

因界内子牙河上大红桥得名。

寓意天下安宁之镇。

传,宋代秋侯丞相墓葬在此(村西北附近,现无存),该村离皇姑河较近,河、渠字异,意思相近,人名、河名各取一字,故称秋渠。

域内千年古槐树。相传该槐树为春秋时期所栽,至今仍有“张飞勒马观古槐”的传说,故名。

取爱护农民之意。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