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取“古浪”中“古”字;丰,意为庄稼多丰;古丰,因雨量较充足,庄稼多丰收。

以其地形而命名。鲤城,原为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别称,因古城从清源山上俯瞰,形似鲤鱼,故名。又因城北有高阜,受地形影响,而称温陵;五代时,环城种植刺桐树,故又名刺桐城。

古代的时候,通常在县治所的地方修筑城墙,有的还在外围修筑郭(外城墙)。由于进出县城必须通过城门(关),所以人们习惯把县城所在的地方叫城关。

以驻地报福村得名,清代称报福庄,属广苕乡友图。

该镇境内四周高山屏列,中部因嘉陵江支流西流河过境,沿河两岸形成谷坝,曾在谷坝中曾建有二郎神庙,故名二郎坝,后建镇于此,得名二郎坝镇。

以所在位置在达连河(原称达林河)附近。

镇以桥名,相传建桥经费为和尚向施主募化所得,故名施家桥。

汉语,因地处一个顺河湾的坝子下,故名。此地原系藏族吉旺家住地,1920年凉山彝族迁来,聚族而居,地名沿用藏语。

思源,取自成语“饮水思源”,寓意不忘初心。

因境内有一寺庙太霞观得名。

“通甸”是与兰州坝相通连而言。兰州坝南起剑川县马登镇后甸村,北至本镇黄松村,道路似已终止,然而转过蛤蟆山后的一个小缓坡,又出现一块群山环抱,比较宽敞而平坦的甸子,故名“通甸”。

“马”,指姓氏;“家”,指家族:“寨”指建有防护栅栏的地方。

因“王”姓氏人数居多,故以姓氏“王”命名;“旗”是古代划分区域的标志;以此得名。

寓意灵气所钟,街道因所在灵昆岛而得名。

指二郎、大佛(清平)、新场三个乡合并,故名“三合”。

古沟开始起集,据传说在一条古老的大沟沿上,故取名古沟集,境内回族人较多,故得名古沟回族乡。

古称平阳。帝尧陶唐氏建都于此,故名尧都。

肇源有肇始源头之意,东北部毗邻肇州县、东部毗邻肇东市。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