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尧都区
拼音
Yáodū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西省
所在城市
临汾市
所在区县
尧都区
名称含义
古称平阳。帝尧陶唐氏建都于此,故名尧都。
名称起源
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临汾市,设立尧都区。
名称历史
春秋时期属晋。周敬王六年(前514)始置平阳县(治今金殿村),赵朝为县大夫。战国初为韩都,周烈王元年(前375)韩灭郑,迁都于郑(今河南省新郑县),平阳为韩武隧地,后属魏。周赧王二十五年(前290)属秦。秦仍设平阳县(治今金殿村),属河东郡。汉高帝刘邦元年(前206)九月西魏王豹都平阳,二年(前205)八月汉灭西魏,县属汉河东郡,六年(前201)曹参封为平阳侯,置平阳侯国(今刘村),十二年(前195)郦疥封为高梁侯,后徙为武遂侯。汉元封五年(前106)县属河东郡。莽新改名香平,东汉复称平阳县,属河东郡。三国魏正始八年(247)置平阳郡,治平阳县。晋永嘉三年(309)为刘渊前汉国都。北魏为平阳县、禽昌县,及平阳郡治,后为唐州、晋州治。东魏、北齐、北周为晋州、平阳郡治。隋开皇元年(581)改平阳县为平河县,仍为晋州治。三年(583)罢郡为晋州,改县名为临汾,此为平阳改称临汾之始,此后历代县名未改。隋为临汾郡治。唐、五代为晋州治。宋为平阳府治。元为平阳路(后改为晋宁路)治。明清为平阳府治。1912年废府存县。1914年属河东道。1927年废道直属山西省。1948年5月临汾解放后,析临汾县城关置临汾市,旋并入临汾县。1949年10月为晋南中心专属地。1950年1月为临汾专区驻地。1954年9月为晋南专区驻地。1958年浮山县及襄汾县原襄陵部分并入,后相继析出,恢复临汾县制。1971年8月分为临汾县和临汾市。1983年合并为临汾市(县级),属临汾地区。200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汾地区和县级临汾市,设立地级临汾市;县级临汾市改设尧都区。
热门文章
平山乡
广场街道
慈恩寺乡
汤口镇
普文镇
赤龙北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