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过河社区,故名。因曾经马帮从河边浅水处过河而得名马过河。

取其境内仙鹤山、林山(即灵山)两山名首字而得名。

街道办驻地为古宁海州,以此为名。

因清嘉庆年间并中店、鳌鱼二场得名中鳌场(后简化为中敖场)。

高家堰得名于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高家堰工程。

“扎曲”意为“吉祥之河”。

东汉建武元年(25),汉光武帝刘秀于鄗县城南“千秋台”登基称帝,诏改鄗为高邑而得名。

据地方文献记载:清初,合肥县临湖的圩口因埂身单薄,直接面临巢湖风浪威胁,为了在汛期能够不被洪水所破,于是圩区村民相互联合协力防洪抗灾,分别将其中的两口大圩起名为:“同心圩”、“大德圩”,意为“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到了乾隆年间,“同心圩”、“大德圩”又联合成一个较大的圩口,各取首字作为圩名,为“同大圩,寓意“同心大德”,故得名。

东张为“董商”谐音。

“洛扎”意为“南边的岩石”。

维吾尔语,人名。

名为乾坤湾的乡级行政区域。

因辖区内富源路得名。

曾用名沙坑市、沙坑,清乾隆年间,因建祖山庙而得名祖山坑,后演化为祖墩。

因建国前为平北县柳溪区,建国后沿袭旧称,故命名柳溪镇。因原政府驻地柳溪得名。

因地处三川口(地处三川交汇之处)而得名。

街道办事处成立时驻址位于小召前街93号。小召,蒙古语为“巴噶(圪)召”,即小庙,汉名为“崇福寺”。

一说相传商纣王在此增筑沙丘苑台,故以台为村名;另一说秦始皇驾崩于此,曾亮尸于平台,传即此处,故名平台。明朝初年,村庄扩大,与小平台对应,改村名为大平台。因乡政府驻地大平台村得名大平台乡。

1911 1912 1913 1914 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