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为本地区富裕、红火之意。

明成化年间即称“芹河”。因辖区在芹河流域,故得名芹河镇。

“东嘎”意为“白山坡”。

因在其“庆元场”内,又传说取古代皇帝的年号“庆元”中的“庆”字和“开创新纪元”的“元”字,故名。

意指乡政府驻地在温汤。

有振兴松原之意。

地处魏都区最北部,故名。

因境内“樟木寺”得名。

据《汉书》载,汉初为涅阳县治。唐废,并入穰县。金置镇,以处穰县治东得名。《明嘉靖邓州志》载:“穰东镇,州东北六十里,有集,街市居民千余家,为邓首镇”。

乡人民政府驻者太村,“者太”:壮语,者—地方;太—追栗树,意为追栗树的地方。

民国前和民国初属永里,名三角塘,因两条溪河汇合,在此分为三岔、积水成塘而名。

“金泽”为境内集镇名称,镇政府驻地。金泽集镇古称“白苎里”,号称金乡,地处湖荡泽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据《江南通志》记载有“穑人获泽如金”之说,故名金泽。兴于北宋,盛于元,与吴淞江畔的青龙镇(即旧青浦,古代有小杭州之称),东西遥相争胜。

明初平某由山西洪洞县迁此,为人公正,人称“平如秤”,因名平秤。亦称平秤寨。清讹为平城。因乡政府位于平城村,故名。

邵阳县罗城乡有个铜锣村,这个村子昔名排山塘。此地昔有山寨,宛若城堡,又因此地自清光绪八年(188)有个叫唐景升的人在此铸造铜锣,他铸造的铜锣享誉川黔滇桂粤湘诸省,且手艺几代相传,故排山塘这个地名渐渐被人称为锣厂坪,而那个像城堡的山寨也就被人称为锣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锣厂坪被人称为铜锣村,作为行政村的村名。锣城亦被人少写了一个“金”旁,变成罗城,成了罗城乡的乡名。

明为铜陵洲,白沙洲,后泥沙冲淤两洲相连,且成洲历史悠久,故得名。

古称嘉州。嘉州以取“郡土嘉美”之意得名,又有“士大夫之郡”的美誉。清雍正十二年(1734),取“城西南五里有‘至乐山’为名”,乐山以此得名。

据汉中地方志载,在明朝洪武年间,从汉中府衙门往东走十八里铺,有数家店铺集中之镇,名曰十八里铺,后改名为铺镇。

海棠花素有“花中神仙”“花中贵妃”之称,海棠花园取自海棠花开之意。

1891 1892 1893 1894 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