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89年,孔子周游列国自楚返蔡,过此地问津,遗地名“官津”。明末,官绅把持渡口榨取民财,过河如过关,引起百姓公愤,同音演称“关津”。

因境内有旅游胜地朝阳湖而得名。

因地处松嫩平原地带,地势较为平坦,故名。

传说,自元代起,就是一个小集镇,住户有:田、辽、唐、王四大姓,其中田姓多为主户,故名田庄。

因镇政府驻地在七号村,故得名。

因所在地有龙形山梁,且有古庙(倒座庙)坐落倒山向,形似为迎接龙的到来,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袁锡夔改庙名为迎龙寺。

清乾隆元年(1736),置秀山县,治所驻三合场,正对高秀山。高秀山,如桃状,高立千丈,丹崖翠壁,秀色如画,首任知县夏景馥以去“高”而得秀山之名。

因地处安康古八景“石梯远渡”,故名。

因辖区之内的仪村在唐代曾是义兴县治所,故名。

因所跨街路得名。

哈拉布拉,哈萨克语,意为黑柳。

清末东北路道台王瑚于村西(朝家)修建了一座木桥,从此改为道台桥。

三仓原为煎盐灶地,清康熙五年(1666),盐商为便于运盐,倡议开挖五仓沙河(又名运盐河)。1914年,盐商在第三条沙河畔设盐仓,从此得名三仓。镇由此得名。

“协雄”意为“心滩”。

新市,新建城区之意。

因此地背山临河,平坝居中,柴水方便,气候温暖,宜垦居,故取得到妥善安置之意名之。

清初设文井场,因场临文家古井而得名。

侗语称牛粪为“茅”,洞为基层社会组织。民国末期,遂雅化为茅贡。侗语意为关牛积肥的地方。

1877 1878 1879 1880 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