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因观音指点村民宜此地安居而命名为神堂堡。

据秦氏家谱载:“明永乐二年,从山西洪洞县于家沟迁至直隶省广平东韩村”。因城西有西韩村,后于村北又建一北韩村,故名南韩村。因政府驻地为南韩村,故名南韩村乡,后撤乡建镇更名为南韩镇。

“简”即简州,简州之名始于隋朝。隋文帝置简州,辖阳安、平泉、金水3县。之所以名为简州,据史书记载是因为境内有“赖简池”,而赖简即仰赖简雍之意。“阳”即阳安,阳安之名始于西魏。

寓意工作事业勇争先锋。

地处老城西关,故名。

番田名称含义有二:一说传明代以前有吴姓将军领兵打了胜仗,帅部驻扎在今大吴村。又在东、西小吴取了两房妻妾。彼为庆贺新婚,将战俘押此垦荒。尔后垦荒者定居下来,取名翻田,清后更名为番田。另说传元代前番田原是荒原,无人居住。元代异族北番人入侵中原,迫使战俘于此耕耘,后战俘定居此地,取名番田。

1923年县城由中和迁至今址,旧治中和被称为老州,新建县城称为新州。

寓意胜利丰收。

元大德元年(1297)称上秦。明嘉靖十四年(1535)因白姓在此开设作坊,得名白家作。清代光绪年间又因地处普济河上游,居下白作之北,改称上白作。

维吾尔语,意为生活富裕、丰衣足食。

因乡政府驻地于此,且此地新、老淮河环绕,内有黄沙岗,故名泊岗,别名土龙岗,相传在远古时期乃土龙盘踞之地,土龙为防范淮河洪水侵袭,掩土为岗,故得名泊岗乡。

因辖区是灵武市城区,故命名为灵武市城区街道办事处。

以先人故居地名“海洲”命名的居所。

“锡山”是辖区内的一座名山,古代产锡。因辖区内的山地而得名。

巴彦诺日公苏木,系蒙古语,“巴彦诺日公”意为“富饶的山梁”,故得名。

一山溪流经此,村居溪东岸,昔日有一王姓员外在溪上架有一石桥,故得村名“桥头溪”。

因村南古有一沙丘,形如璧立,故村名称“沙璧”;唐代始称“上璧”;清朝末年写为“尚璧”。因自然村尚璧得名,镇政府驻地现为东尚璧社区,东尚璧村为尚璧分出的行政村,后改为东尚璧社区。

辖区内原有北海池、北海桥,故名。

1879 1880 1881 1882 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