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松阴溪南岸,故名水南 。

石川镇位于漳县南部山区,距县城55千米,东连岷县蒲麻镇,南与岷县梅川镇接壤,西靠四族镇,北接贵清山镇。因原小石门、菜子川两乡合并后各取一字命名石川。

旧时曾建有西岳庙,华阴西岳庙为上,此地西岳庙为下,故名。

明洪武二年(1369),王孟、王贵兄弟二人,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立村于一果树园北侧,春花秋果,取名花果庄,后演变为花官。镇以村名。

来历有多种说法,说法一:南宋初年,王氏八六公为避战乱,迁往此地,为表思乡之情,遂称此处为新丰;说法二:此处古称“丰云”“丰流”,后王姓迁居于此,发展成其他姓氏中人口最多、势力最强,元代中期由王姓家族更名为“新丰”。说法三:源自汉高祖刘邦定都关中时,因其父思归故里,仿丰地村居街巷筑城,迁居其中,以宽其父心的典故,隐含“思念故土”之意。

源于明代得利赢城,后建得利寺庙,沿用于火车站、乡(公社、镇)命名。

“浪卡子”意为“白色鼻尖”。

清光绪十九年(1983)取金城村与城郊石桥村之合更名为“金石”。

清中期,此地居住的住户,用杨木围做院墙,故得名杨木栅子。因乡政府驻杨木栅子得名杨木栅子乡。

柴家门乡原名柴门公社,以驻地柴家门而得名。

“台北”指辖区内台北路。“街道”代表行政区划单位。

“林卡”意为“园林”。

“红旗”是指红色的旗子、优胜奖旗、喻指先进,“满族”旧称满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乡”是指行政级别。"

相传东汉时,一金姓长官受伤后留在该地,此地北面靠山,三面临崖,故取名金崖,又因是镇政府驻地,故而得名金崖镇。

该地原名鸡儿滩,取自李白游秋浦中“山鸡羞绿水,不敢照毛衣”的名句。后因有多处石矶延伸水中,与沙滩相对应,遂定名“矶滩”。

因该地“炎凉适宜,物阜民丰”,且被人们寄意于宜居丰饶之意,故名。

镇人民政府驻和平老街子,故名。原名宝鳞乡,1953年设区时,正在宣传坚持世界持久和平,故名和平镇。

传说刘发由于思念他的两个母亲程姬和唐姬,就派人运米去长安,再从长安运土回长沙,选择城东的高地筑台,以便时刻登台遥望。由于刘发死后,追谥为长沙定王,故名定王台。后来台废址存,又称做定王冈。

1780 1781 1782 1783 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