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浪卡子县

拼音

Na'garzê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西藏自治区

所在城市

山南市

所在区县

浪卡子县

名称含义

“浪卡子”意为“白色鼻尖”。

名称起源

“浪卡子”的藏语含义是位于白鼻子山上的城堡(宗)或白鼻子山两种说法。其一是浪卡子县城背靠一座当地人称之为空日的山,“空”是鹏鸟,这座鹏鸟山植被稀少,一直是灰秃秃的,人们尊称似鹏鸟鼻子处建有的浪卡子宗为“子”以此取名为浪卡子。其二是鹏鸟鼻子处所建的城堡外墙上每年有涂白漆的风俗,远看恰如一只白鼻子的鹏鸟,然而这一处正是“宗”所在地,故而取名为浪卡子。

名称历史

“十二邦”时期,浪卡子地方属“努域灵古”努杰斯巴辖区。吐蕃政权时期,浪卡子地方属“约茹”。14世纪中期,帕竹地方政权在此设浪卡子宗。15世纪浪卡子地方归仁蚌巴,南噶杰波氏族统治。1751年,西藏地方政府对拉噶孜和岭宗直接管理。1912年,西藏地方政府设立洛喀基巧后,将两个宗谿划归洛喀基巧。1956年8月,自治区筹委会江孜基巧办事处成立。浪卡子、白地两个宗和岭、打隆两个谿隶属其管辖。196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浪卡子宗和白地两宗,合并设浪卡子县,撤销岭和打隆两个谿,合并设立打隆县,都归江孜专区管辖。196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江孜专区,将浪卡子县划归山南专区。196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打隆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浪卡子县。1970年,浪卡子县归山南地区管辖。2016年1月,国务院下达《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山南地区设立地级山南市的批复》(国函〔2016〕8号),撤销山南地区设立山南市,浪卡子县属山南市管辖。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