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人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街道:行政区划。

境内原是一片草滩,长着茂盛小草,有土墩为村民放牛眺望之地,宋末建村时故名望牛墩,后形成望牛墩圩。在此设镇,故名。

别拉洪河,满语,意为“大水漫流之河”。

相传,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迁来程、杨、王三个姓氏奉诏从山西小兴州洪洞县迁至此地定居,并开油房,故得名程油子;因乡政府驻地程油子,故得名程油子乡。

“子陵”指严子陵,名严光,又名遵,字子陵,原姓庄,因避东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系东汉著名隐士。他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同学,亦是好友,曾积极帮助刘秀起兵,事后归隐于此地;"铺"指集镇、商铺,繁华地段;“镇”指乡级行政区。

寓意村民生活甜甜美美。

“折巴”意为“黄鼠狼”。

“柯坪”是维吾尔语,有“洪水”、“地窝子”、“从远方来的人们”等含义。

藏语“麻”为燃,“邛”为小。意为“小兴旺”。有神话传说昔该地时现火光,民惊问佛,佛曰:“勿惊,火燃不大”,故名。

所城古称宁溪,明洪武二十六年在此设宁溪守御千户所(即宁溪所),辖大桥、毛俊、甘溪三个巡检司署,并兴筑城垣,故号“所城”(俗称“所里”)。

“尕让”当地藏语方言称“尕希尔”,“尕玛尔”,藏语书面语称“尕尔吉”。其一:“尕希尔”名称的由来。相传,初居此地的村民早先从今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境内的群科尔十二族之一的“尕希尔”族部分先民徙居此地,建成村落,沿用原籍部落名。其二:“尕尔吉”名称的由来。因往昔三世古浪仓.吴坚久哲曲央多杰活佛层莅临今尕让时,彼师将“尕希尔”一词更命为“尕尔吉”,意为“呈白色而壮观的地域”。从此“尕尔吉”这一地名始成为固定的藏文书写形式,且普遍沿用至今。其三:“尕玛尔”名称的由来。因该村所处尕让沟两面的山貌色彩呈红白

寓意庄稼枝繁叶茂,环境秀美,四季常青。

清康熙年间,湖北黄陂胡姓迁此建村,因临信南古道,常有商贾行人来往,胡姓在古柳树旁置店铺,古柳巨冠浓荫,盛夏旅客小憩树下,顿感清爽凉快,且村南临河,该村由此得名清河铺。后逐渐发展成一定规模的新兴集市,改称新集。

因驻地演圣场得名。据传:离场一华里,有一古代寺庙,名寅圣寺。忽一日大火焚烧,当地群众甚为惊奇,不知火从何来?请来一卜算者看后认为: “此地乏水, 故天火焚之。”便在寅字旁加上三点水,筹款重建一庙,改名演圣寺,后兴场集市,故名演圣场。

以镇西石子桥得名。

原名复兴,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回避重名,以金星公社与公社驻地“沙牛滩”各取一字,改“复兴”为“金牛”。

“乌衣”之名,首见《丹阳记》:“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就是说“乌衣”因三国东吴时期驻军乌衣营(营中之兵皆穿黑色衣服)而得名。

“西”指大辽河西岸,“安”指社会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简称“西安”。

1773 1774 1775 1776 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