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一趟大川。

因镇内溪水畅流,水域盛长菖蒲,得名蒲溪镇。

建于元朝(公元1271)以前,系梅姓定居于此,成村以姓氏得名梅厂。

因辖区位于黄家屲山、峤山两山之间,取两山首字命名。

早年从关内来垦荒的人们沿河多住窝棚,居住分散,为了区别居住地的地名,故按蝲蛄河自上而下为序,排列为头棚甸子,二棚甸子,三棚甸子。因序列为四,故而得名。

新田,又名新开田,明末清初在此开垦大片田地,故名。

据徐氏家谱载略: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水、蝗、疫灾情不断,民众搬迁至此,在黄河滩大堤上落户,取名上落村。后雅化称上乐村。

境内有一条河流绕南山脚下而过,故名南河。

因所辖地域原是海边,芦苇丛生,旁有山岗取名芦岗,“芦”与“胪”潮音相同,故取名胪岗。

取“永远美好幸福”之意,故名。

乡人民政府驻戈奎,故名。戈奎,哈尼语,片区名,戈意为下方或西方,奎意为角,片区所在山梁西端似一牛角,故而得名。

相传,该村始建于隋朝,原名莲窝镇,位于南运河两岸积水相连处。由于运河成为南北主要交通航道,而此地商贾云集,市镇繁华。至清朝初期,改称连镇。解放后,河东部分划归东光县,河西部分划归景县,河西部分后又分为连镇北街、连镇南街。因乡人民政府原驻连镇北街而得名。

以境内有历史地名“谢家河滩”而得名。

取“拥政爱民”之意。

明崇祯十七年(1644)附近有盛姓人家的鱼池远近闻名,故取名盛池。

因辖区内有漕渠“丈八沟”而得名(漕渠是唐天宝元年(742年)韦坚开凿的人工河),由于河道深一丈宽八尺故名。

以辖区内主要道路先锋道,而命名。

“罗”指铜锣,“城”指县城,因当地地形平旷,圆似铜锣,称为铜锣塅,又曾是古阳乐、康乐县县城所在地,故名罗城。

1762 1763 1764 1765 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