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黄岩县志》载:“宁溪在县西六十里,源出黄岩溪,波流至此方宁,故名。”
因建此乡时重新修建了一条大街,故而得名。
镇政府驻马树社区,故名。彝语称“马书”,马为一,书为湖,彝语意为一片湖泊沼泽之地,后谐音演变为“马树”。
寓汉王朝长久之意。
“阿拉坦合力苏木”系蒙古语,“阿拉坦”意为“金”,“合力”意为“边疆”,合意为“金色的边疆”。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从山西马吴庄迁来一户崔氏开始住在这个无定河湾,故名为崔家湾村,因政府驻地位于崔家湾村,故得崔家湾镇,后将政府驻地迁至朱家寨,名称依旧沿用。
凤山街,旧时也称凤山镇(自然镇),因建于凤凰岭,乌鸾山之间,故名。
根据兵团团场番号,以团场为单位编排的数字作名称,团部驻地名称“车排子”,相传很久以前,一辆马车遇道路翻浆,车夫遗下马车架骑马而行而得名。
因乡政府驻地原名“湾塘沟”,常用枧槽来引水,故得名。
传说东汉永和元年,一母思已逝二子,泣血而绝,泣血处化为梅林,遂成胜境,故该村后称梅庄。
据传,原有一户嵇姓人家迁此,取名嵇村。1964年社教运动中,提出更换村名。经讨论,因村西北午阳河有五百米长的围堤,起着护村抵洪作用。为奠记劳动人民的辛劳业绩,更名为堤村。
宁中因区域位于兴宁市辖区中心地点位置,故名。
因境内有巫水、渠水、清水三江汇入沅水而得名。另有三说:一说宋王朝属火,忌水,在古代“五行”说中有水克火的说法,故王朝将“三江县”改为“会同县”;二说诚州杨晟臻等纳土供会于京师上,王朝取《周礼》“时见曰会,殷见曰同”之义,改“三江县”为“会同县”;三说宋王朝大军在攻点诚州、徽州之前,曾在三江县集结,胜利后将“三江县”改为“会同县”,以志庆贺。
鸡场,彝语称“牙克”,以十二生肖中酉日设集市赶场而得名。
“汉江”指滨临河流的名称,“街道”指乡级行政区域。
地处察哈尔交通要冲,蒙汉杂居,因边疆巩固,且蒙汉亲居,民族团结,故得名。
原名“下水渡”。西周在汉江建有上、下2座过江渡口木桥和渡船码头,此居下游名“下水渡”。后在汉江两岸磊坝、筑坎,秦以此处河岸宽阔,俗称“大河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汉中府志》已记载其名。清末及民初属慈家营坝(旧称汉卫坝)。1936年为和平联保。
清嘉庆年间集民成村以前,本处有大片水泊沼泽,期间水草丰茂,树密林深,僻静清幽,因常有鴜鹭等水鸟栖息于林树之间,故名鴜鹭树。
热门文章
白樟镇
石龙镇
洋河镇
岱岳镇
三溪桥镇
赵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