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白樟镇
拼音
Báizhāng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福建省
所在城市
福州市
所在区县
闽清县
名称含义
该村原名白云渡,民国时称白台乡。解放后,以白南、樟山两村各取一字,称为白樟。
名称起源
以驻地居民点命名。
名称历史
宋代白樟地区隶属奉政乡宣政里;小园、横坑、沃柄属金沙里;云渡、下炉、白云属贺恩里。元代县境划分24个都,原白樟地区的小园头、横坑、沃柄属十四都;樟山、半山、白南、溪南、白洋、池埔、园头、前庄属十六都;云渡、下炉、白云属下七都。明代白樟主要地区属奉政乡宣政里和丰坊、十六都、十七都同属统一个图。清代樟边林、池埔、园头、溪前等15个村庄属和丰坊;横坑、小园头等村属绥来乡。民国初属第一区第一团所辖的十六都,部分属四区六团。1940年,白樟地区当时分属于白台乡、渡洋乡、金沙乡、半岭乡。1948年,白樟地区的白南、樟山、溪南、园前4个保属白台乡;云渡、鹤炉、云寺3个保属半岭乡;小园、横沃2个保属金沙乡。解放后,初期属县第一区管辖。1950年建乡时,设白樟、白洋等4个乡属第一区。1957年撤区并乡,只设云龙、白樟两乡直属县管辖。1958年成立红旗公社,除辖樟山、半山等19个大队外,含金沙公社的15个大队,白中公社的10个大队,计44个大队。1959年分设白樟、金沙、白中3个公社,白樟公社辖樟山、台鼎、竹柄等26个大队。1961年5月,云龙从白樟公社分出,成立云龙公社。1964年12月,云龙公社又重新合并入白樟公社。调整大队规模,白樟公社辖樟山等22个大队。1984年7月改称白樟乡人民政府,仍辖樟山等22个村委会。1987年8月,台鼎、后垅等9个村划设云龙乡。白樟乡只辖樟山,半山等13个村委会。1993年,白樟乡改为建镇制。
热门文章
白樟镇
石龙镇
洋河镇
岱岳镇
三溪桥镇
赵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