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长安街于1920年形成。当时东西向街路,多以“安”字命名。

甘江头,原名乾江头。乾江,古时将岷江称乾江,“头”是尽头。《岷州志》疆域载:“南到乾江头西固界一百八十里”,可见岷州(县)辖地南到此为止,乾江亦流到岷境尽头了,故名甘江头。因乾与甘同音,后来多写为甘江头。

《桑疏》记载,温泉在胡廊庙南数里主簿山下,穴口为一丈许,沸泉涌如汤,冬夏常热,后庐山温泉闻名于各朝各代。20世纪50年代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庐山温泉工人疗养院,为纪念庐山温泉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取名温泉。

乡政府驻西凌井村得名。西凌井因沟内有水井一眼,人们为吃水方便,靠井定居,又因地处阳曲西部而故名。

寓以才立乡,多出人才之意。

辖区内设有街场,以十二属丑牛日为街天,得名牛街村。因乡政府驻此牛街村,故而得名。

驻地杨姓人家多,得名杨家屯,简称杨屯、杨家,沿用于乡(公社)名称。

因清康熙年间设有大榆渡,故名。

圭江的江水由南向北面流去,故名“北流”。

以辖区内古建筑玉皇阁而命名。

明朝洪武年间,韩敬先从山东登州府蓬莱县韩家沟迁来立村,在此繁衍生息,后又设立集市,命名为韩家集,简称韩集。因镇政府驻地位于韩集村,故名韩集镇。

破晓时的阳光,寓意前景光明。

街道办事处驻地在胡家村,因此而得名。明朝,该村胡姓始祖最早迁入此地落户建村,故名“胡家”村。

境内有文笔塔之意。旧时因崇尚文治武功,期望地方昌盛,修建文笔塔。

“白杨”:落叶乔木。

会师镇以境内有会师塔而得名。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于此,被誉为会师圣地。

据该村王氏家谱记载,西王庄建于明朝永乐二年,有王氏从山东迁来,取名为王家台。后又有陈、高、张、段等数姓相继迁来,改村名为王家庄,后为区别东边的王家庄,故更名为西王庄。取“西王”二字得镇名沿用至今。

陈家沟主要由陈姓人氏居住,故名;井儿沟因山沟中有井故名。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