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海港区城区北部而命名。

清初建村,原为满族人沈姓庄户,后来居民渐增,遂称“大庄窠”,又名大庄户,再演为“大庄科”。因境内大庄科村得名。

因境内查理贡巴寺而得名,查理,藏语意为哲理。

明万历《武陟志》有“东西陶”的村名记载。清康熙《武陟县志》分写为东陶、西陶二村。从字面及附近村庄名称分析,似由陶姓得名。

大道河与汉江在这里交汇,形成自然集镇,俗称大道河街,水陆通,舟来排往,大道河因街下的河流而得名。

寓意着四季长青、焕发青春气息。

元代大儒,教育家、天文家许衡祖籍在此,为弘扬许衡文化精神而命名。

切尔克齐,哈萨克语,腐烂的芨芨草之意。

西河街道系汉语,“西”方位词,“河”河坝,因管辖区域地处伊州区西河坝,故名。

因希望在此居住的居民,既智慧又阳光。体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故而得名。

因镇政府驻地白石村得名。白石村坐落在白石山的山坡处,村由山而得名。白石山盛产白色花岗岩石,故名白石村。

“庆远”意为“庆我大宋,于粤西鄙地之远方设军节度,御我大宋天下”。

“泼机”为彝语“博基”的音译,“博”意为山、“基”意为前面,即山前面的开阔地。《镇雄州志》译写为“播箕”。1931年当地国民小学校长蔡儒章倡议取“活泼生机”之意。故名。

平安,指没有事故,没有危险,平稳安全,也指心境平静安定等。希望人们平安无事,故此得名。

当时是一座用砖砌成的城,方圆3里。

“赛里木”维吾尔语,意为“祝福”“平安”之意。

境内有较大面积的桃树园,故名。

古代郭(城郭)外叫郊,郊外称甸,且明代有道士潘同雷居此,故后人取名雷甸。《德清县新志》:“玉枢观,在雷甸市,传谓潘洞雷羽士建。”又同治《湖州府志》卷九十一引崇祯《乌程县志》:“明潘洞雷,号桂源,得五雷法,偶登溷(厕)手学书符,天将忽至,怒其亵慢,以火笔(雷)触其头,头烂,人呼为潘烂头。后凡有疾者求疗,以烂脓作膏药,敷之即愈。”

1620 1621 1622 1623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