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镇前兰江中女儿滩得名。原名女埠镇,后改街道。

因陶姓居民在此建有小楼,以此命名,故得名陶楼。

之所以以“莘”为县名,大概与古莘亭、“莘地、“莘野”“莘邑”之名有关。旧时莘邑北门名伊田,伊田之北八里,有莘亭,建自汉代,传为伊尹耕莘之地,由此得名。“莘”字有众多之义。上古时期,此地水草茂盛,物产丰富,因而被称作“莘地”。夏商时期,此地系有莘国的远郊区。因距都城200里之内的辖地习称为“野”,故莘地被称为“莘野”。春秋时期卫宣公的两个儿子伋和寿在莘野被杀,《孟子》中说“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都是指今莘县一带。

爱店,壮语Aiqdiemq,“爱 aiq”指关隘,“店 diemq”指店铺。清雍正九年(1731)年已有此街。后为关隘,因隘口上有几家粥铺,得名隘店,后雅化为爱店。

“扎塘”意为“生长刺树的坝子”。

因该区域内中州路,故得名。

睡醒的狮子,鼓舞抗战时期人民士气。

“李市”为李家市的简称,原指李氏居民聚居、经商形成的小集场,后指李家市城堡。现指李市镇。

因在原阳江城东部,故名。

据《辽史》记载,宋辽征战期间,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在鸡鸣山下屯兵,先后在此建造上、中、下三处皇家花园,此地位于“下处”故得名下花园。

夏道,寓“君子上达,恶居下流”、“夏而于义为大”之意命名。

"华容"因南朝梁武帝萧衍在此建有华容寺得名。“镇”指城镇型四级行政区。

“小锅海青”在历史中,表示本地渔民常搭建窝棚,支小锅烧饭。

境内白马山似镜,称镜峰,有一湾称镜港。方言“镜”与“鉴”、“港”与“江”近音。清末起多写为鉴江。

因境内著名的古建筑“朝天宫”得名。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此举行祭祀天地、朝拜天子礼节,故名朝天宫。

因政府驻地在余家坪村而得名。

潘桥街道,即以境内桥梁“潘桥”得名。

由于辖区内基井湾社区建有全国第一口基准井--蓬基井,因该井盛产极高工业价值的卤水和天然气,为蓬莱盐厂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被蓬盐人称为“功勋井”。故得专名“盐井”。

1556 1557 1558 1559 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