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莘县
拼音
Shēn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东省
所在城市
聊城市
所在区县
莘县
名称含义
之所以以“莘”为县名,大概与古莘亭、“莘地、“莘野”“莘邑”之名有关。旧时莘邑北门名伊田,伊田之北八里,有莘亭,建自汉代,传为伊尹耕莘之地,由此得名。“莘”字有众多之义。上古时期,此地水草茂盛,物产丰富,因而被称作“莘地”。夏商时期,此地系有莘国的远郊区。因距都城200里之内的辖地习称为“野”,故莘地被称为“莘野”。春秋时期卫宣公的两个儿子伋和寿在莘野被杀,《孟子》中说“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都是指今莘县一带。
名称起源
隋开皇十六年(596),设莘县。
名称历史
春秋时为卫国莘邑,战国时地处齐之西界。秦置阳平县,属东郡。三国属魏之冀州阳平郡。晋属司州阳平郡。后北齐改阳平县为乐平县。北周置武阳郡,又析其地置莘亭县。隋开皇六年(586),复名阳平县,属武阳郡。隋开皇十六年(596),设莘县。唐武德四年(621),置莘州,莘县属之。另设莘亭县,属博州。五年(622),废莘亭县,其地仍归莘县。唐贞观四年(630),废莘州,复置莘县,属魏州。宋时莘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元属中书省东昌路。明、清两代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民国时期,1912年,属山东省东临道。1928年,废道称山东省莘县。1936年,属山东省第六督察专员公暑。1939年,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行政委员会。1941年,属鲁西行政区鲁西北专区(同年11月称第三专区)。1943年,改属冀南七专署。1944年,莘县全境解放,成立莘县民主政府。1948年,属冀南一专署。1949年,冀南第一专区撤销,莘县改属平原省聊城专区,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55年,属山东省聊城地区。1956年3月,观朝县撤销,朝城、妹冢2个区划归莘县,其余划归范县。1958年,莘县建置撤销,燕店、王奉2个公社划归冠县,其他划归范县。1961年,莘县建置恢复,原划为冠县、范县辖区全部归回莘县。1964年,范县北部的古云、观城、樱桃园、古城、王庄集5个区划归莘县。此后至今,莘县版图未有变动。1997年,聊城撤地设市,莘县属聊城市至今。莘县之名沿用至今。
热门文章
北山镇
那马镇
大发瑶族乡
布伦口乡
樊川镇
白马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