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人民群众希望国家强胜,取名国胜。

因其镇南部山岭上曾有一座佛寺庙,此岭得名佛寺岭,后谐音称佛子岭。

传,该村原名黄狗岺。清光绪年间,张姓迁居此地后,嫌村名不雅,便在村西南角处盖了一座专供人们烧香的转角楼阁,改村名为转香楼,又称转角楼。解放后演变为转楼。

因境内有七座小土山,形似北斗七星,其中央建有铺舍形成街道,故名七星街。

路上有大柳树,影影绰绰,命名柳影路,又由此命名街道,故而得名。

云南路大部位于社区中部,东北接莘县路,西南至西藏路,修建于清末德国占领青岛期间,称台西镇街,日本占领青岛后改称桥立町,也称台西镇街,简称台西街。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以云南省将其命名为云南路。街道设立时,以云南路命名为云南路街道。

古时此地有上碑、中碑、下碑3座古寺,该村处下碑寺附近,故名。

厚坝河、碗厂河、温家河等三河汇合于小冲积坝,故名。

因其在乐清市区东部,故名城东街道。

卡,指白河厘金局下设的税卡。卡子地名是因税卡得名。

明崇祯九年(1636)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威震关东,威胁着明朝对关中的统治。总督孙传庭建造四个关城,筑成西安城外线防御工事,称为四关。安远门是西安城朝北之门,故称之北门。北门外关城正中的一条直通北稍门的大道被称为北关正街。建国后,北关街道办事处驻地此街,由此而得名。

因古临济水和历史区划变更而得名。

隋开皇十八年(598)设桐柏县治于此。 宋开宝六年(973)移桐柏县治至今县城,称此地为“故县”,后演变为固县。

藏语意为山势陡峭。

“青村”取自旧时河流名称青溪,故名。

新棠圩原名辛塘圩、崩塘圩,因于辛日建圩,圩旁又有一方水塘,故名“辛塘圩”。后因盗贼横行洗劫,圩市多次崩散,又名“崩塘圩”。1917年圩市渐复,故同音改“新棠圩”。

以街道办事处紧邻亳州路定名,故得名。

意为告诉人们繁华的集市位于山峰脚下,突显集市的重要性。

1548 1549 1550 1551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