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同山Byabuqdoengz::壮语Bya即为“山”,“布同”是壮语buqdoengz即不同。当地居民将死牛羊、夭亡小孩集中埋在此山上,环境与周围群山不同,故名“布同山”。
旺山Byavag:壮语Bya即为“山”,“旺”是壮语vag的近音,意思是“分叉”。该山位于山柳屯居民点后面,半山腰分叉为两个小山峰,故名“旺山”。
土沙莫山Byadujmoz:壮语Bya即为“山”,“土”是壮语duj的近音,意思是“头”;“沙”是壮语Bya的近音,意思是“山”;“莫”是壮语moz的近音,意思是“黄牛”。“土沙莫山”意即“山头似黄牛的山”。
节山Byaceh:壮语Bya即为“山”,“节”是壮语ceh的近音,意思是“繁殖、生育”。此山山脚下有多处泉水,水质很好,据说人或动物喝了这里的泉水,有利于生育后代,故名“节山”
起凭山Byakwjbaengz :壮语Bya即为“山”,“起”是壮语kwj的意译,意思是“起床”;“凭”是壮语baengz的意译,意思是“凭借”。山顶有一处山崖很直很光滑,早上太阳光线直接射到山崖上,村民凭借山崖反射的亮光起床,故名“起凭山”。
“通天山”意即“有个通天洞的山”。
透美山Byataeuqmeiq:壮语Bya即为“山”,“透”是壮语taeuq的近音,意思是“透出,显示出”;“美”是壮语meiq的近音,意思是“秀美”。“透美山”意即“显得很秀美”。
更班山Byagengjbanq:壮语Bya即为“山”,“更”是壮语gengj的近音,意思是“山峺”;“班”是壮语banq的近音,意思是“倾斜”。“更班山”意即“倾斜的山峺”。
百谢山Byabakzeh:壮语Bya即为“山”,“百”是壮语bak的意译,意思是“水口”;“谢”是壮语zeh的意译,意思是“积水难排”。“百谢山”意即“水口被挡处积水难排”。
或山Byavag:壮语Bya即为“山”,“或”是壮语vag的意译,意思是“划分”。“或山”意即“为两村划分界线的山”。
过低岭Ndonggojdaemq:壮语ndong即为“岭”,“过”是壮语goj的近音,意思是“路过、通过”;“低”是壮语daemq的意译,意思是“底下”。“过低”意即“村民从山岭底下通过的岭”。
帽山Byamauh:壮语Bya即为“山”,“帽”是壮语mauh的近音,意思是“草帽”。“帽山”意即“形状像草帽的山”。
麻斗挪岭Ndongbozhaeu:壮语ndong即为“岭”,“挪”是壮语boz的意译,意思是“鸟”;“麻斗”是壮语haeu指“山隘口”。 “麻斗挪”意即“山隘口有各种鸟的山岭”。
北茶岭Ndongbakcaz:壮语ndong即为“岭”,“北”是壮语bak的近音,意思是“山口”;“茶”是壮语caz的近音,意思是“山茶树”。“北茶岭”意即“山弄口有山茶树的山岭”。
下干岭Ndongsaenjdaeq:壮语ndong即为“岭”,“下”是壮语saenj的意译,意思是“地势底下”;“干”同“杆”同音,是壮语daeq的意译,意思是“标杆”。“ 下干岭”意即“地势底下,远看似标杆的土坡”。
峺吉山Ndonggengjgia :壮语Ndong即为“山”,“峺”是壮语gengj的意译,意思是“山峺”。“吉”是壮语gia的意译,意思是“野牛”。“峺吉山”意即“山峺有野牛出入”。
排崖岭Ndongbaizhah:壮语ndong即为“岭”,“排”是壮语bai的近音,意思是“一排排”;“崖”是壮hah的意译,意思是“茅草”。“排崖”意即“长满一排排茅草的坡岭”。
汤坡细岭Ndongtangjbazsaeq :壮语ndong即为“岭”,“汤”是壮语tangj的近音,意思是“末尾”;“坡”是壮语baz的意译,意思是“山坡”;“细”是壮语saeq的意译,意思是“矮小”。“汤坡细”意即“山末尾越来越小”。
热门文章
大虫冲岭
六劳
马安头山
九窝山
三叉头
帮上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