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新山Boz Mbanjmawq;壮语boz,意指“土山”;板新指板新屯,含义详见板新屯。“板新山”意即“位于板新村附近的山”。

浦三帽山 Boz Sammauh;“浦”是 壮语boz,意思是“土山”;壮语sam即为“三”,意思是“第三”;“帽”壮语为mauh,意思是“坡顶如帽子”。“浦三帽山”意即“有三个坡顶如帽子的土山”。

“铜鼓岭”意指“山体像铜鼓的山”。

岜猿山 Bya Gangh;壮语 Bya,即为“山”;壮语gangh即为“猿”;意思是“猿猴”。“岜猿山”即为“有猿猴出没的山”。

发挪山 Bya Fagnaz;“发”是壮语fag,意思是“那边”;“挪”是壮语naz的近音,意思是“田地”。“发挪山”意即“田地对面那边的山”。

那脚山 Boz Nazgyog;壮语boz,意指“土山”;“那”是壮语naz的近音,意思是“水田”; 壮语gyog即为“贫瘠”。“那脚山”意即“靠近贫瘠水田旁的土山”。

那沙山 Boz Nazsa;壮语boz,意指“土山”;“那”是壮语Naz的近音,意思是“村庄”; 壮语sa即为“沙”,意思是“右边”(特指那怀屯右边)。“那沙山”意即“位于那怀屯右边的山”。

浦逢高山 Boz Fungzgau;“浦”是 壮语boz,意思是“土山”; 壮语fungz即为“逢”,意思是“山弄”;“高”壮语是gau,意指“柿子树”。“浦逢高山”即为“山弄有很多柿子树的山”。

石黑山 Boz Hinndaem;壮语boz,意指“土山”;hin壮语即为“石”,意思是“石头”;壮语ndaem,即为“黑”,意思是“黑色的”。“石黑山”意即“石头都是黑色的山”。

派大山 Boz Bailung;壮语boz,意指“土山”;“派”是壮语bai的近音,意思是“水塘”;壮语lung即为“大”。“派大山”意即“靠近大鱼塘旁山”。

凹九山 Boz Gumzgyaeuq;壮语boz,意指“土山”;“凹”壮语是gumz,意思是“山弄”;“九”是壮语gyaeuq的近音,意思是“油桐树(壮语maexgyaeuq)”。“凹九山”意即“山弄有很多油桐树的山”。

散鼓山 Boz Samgyong;壮语boz,意指“土山”;“散”同“三”壮语同音sam,意思是“三个”;“鼓”壮语是gyong,意指“铜鼓”。“散鼓山”即为“有三个坡隆起来像铜鼓的山”。

塔坡山 Boz Dapboz;“坡”是 壮语boz,意思是“土山”; 壮语dap,即为“塔”,意思是“搭着”。“塔坡山”意即“搭着另外一座山的土山”。

“鸡罩”指罩鸡用的一种工具,“鸡罩岭”意指“山形似鸡罩的山”。

法画山 Boz Faxgaj;壮语boz,意指“土山”;壮语fax即为“法”,意思是“天”;“画”是壮语gaj近音,与“杀”同义,意思是“击”。“法画山”意即“经常遭雷击的山”。

望世山 Boz Vangsiz;壮语boz,意指“土山”;“望”壮语为vang,意思是“横着的”;“世”是壮语siz近音,意思是“较长的”。“望世山”即为“横着又长的山”。

板生山 Boz Mbanjmawq;壮语boz,意指“土山”;壮语mbanj即为“板”,意思是“村庄”;“生”壮语为mawq,“生”同“新”。“板生山”即为“板新村附近的山”。

岜层山 Bya Caengz;壮语bya即为“山”;壮语caengz即为“层”。“岜层山”即为“一层叠一层的山”。

231 232 233 234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