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章丘区垛庄镇岳滋村中。类型为冷泉。最高水位110毫米,最低水位70毫米。泉池石砌不规则形。泉常年不竭,为村民生活用水水源。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停靠点。

位于章丘区垛庄镇岳滋村东南峪中上游,齐长城脚下半山腰处。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4摄氏度。最高水位100毫米,最低水位60毫米。泉池为一天然坑穴,泉下建有半月池塘,终年蓄水。游人常下山饮此甘泉。冬季,水面凝冰。七星台通天桥及索道均近在咫尺。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

位于彩石街道玉河泉村56号农户院内。泉池水泥修筑长方形,长1.36米,宽0.53米。常年有水,是村民主要饮用水源。

月牙泉位于历城区核桃园村。泉池为石砌不规则形,泉深1.2米。泉常年渗流,常年不竭,积水成洼,水质清澈见底,为农耕水源。相传在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亓希顺由莱芜迁此建村,见西山有一泉水,水势很旺,型若晚上月牙形状,随邀请云游僧人来此建寺,曰月牙寺。后因山洪爆发,寺庙被冲毁,重建。明万历年间,重修的“月牙寺”又被山洪冲毁。现在泉水倚在,月牙寺又因此泉的存在而建成,接待来此游玩的宾客,品月牙泉水,赏优美胜景。

位于五龙潭公园内东南隅,中共山东省领导机关旧址及古温泉东侧。月牙泉最早见于清道光年间王培荀所撰《乡园忆旧录》:“月牙泉,在西门外北巷中,形似初月,故名。水极清澈。”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载:月牙泉“在西门外东流水路东”。今池整修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呈不规则形,深1.37米,以假山石驳岸,水中立有以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命名的蘑菇云石,高3米,由山石堆叠而成。泉水出露形态为涌状。水盛时(趵突泉地下水位29米以上),水从3米高的石顶喷出,水花四溅,洒落泉池,形成“月牙飞瀑”景观。泉水沿曲溪,

位于院后街9号,原为无名泉,2009年命名为“院后泉”。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有水,积水成池,为附近居民生活用水。泉池呈方形,石砌,长宽各0.85米,深0.85米。2011年8月,市名泉保护部门进行了整修,泉池北侧立假山石碑刻。

位于院后街16号院内。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积水成井,水质优。石砌圆井形,直径0.78米。

位于西更道街20号。原为无名泉,2007年命名为“源泉”。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积水成井。泉池呈井形,池口石砌,井壁砖砌,直径0.4米,深0.84米。

裕宏泉,原在濂泉胡同4号院内,现位于济南五龙潭公园濂泉东南。属五龙潭泉群泉池。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该泉位于五龙潭公园内西北,泉水出露状态为渗流,濂泉东南侧,块石砌岸,呈“L”形,泉池长4米,宽3.9米,深1.5米,泉水类型为冷泉。常年有水,流入西护城河。旅游开发及其他信息属于五龙潭公园景区,裕宏泉现在是五龙潭公园内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其所在的行政区域为制锦市街道。附近的公交有5路、K59路、K91路、101路、104路、41路、K54路、66路、K109路等。

位于崮云湖街道土山村东南,崮云湖大桥西约百米路南,小白顶山脚下。清《长清县志》和道光《济南府志》均收录,称在“崮山南三里许,出山崖下,状如井筒,水与地平,深不过二尺余。虽大旱,河井皆干,而此泉不竭。附近数十村庄、崮山驿马,皆需此水。灌溉近泉地数十亩,不费人力”。民国《长清县志》作“东泉子”,称“在山茌区土山庄,水颇旺,附近灌田若干亩。世俗天旱,乡村祈雨者多来此取水”,并称此泉“冬温夏凉”。今泉水水势依然 。泉水量大且清洌甘美,是居民主要饮用水源,亦兼以灌溉。泉水出露形态为岩缝渗流。水自土崖下三个

位于章丘区垛庄镇岳滋村南沟,齐长城脚下。类型为冷泉、渗流泉,年均水温3摄氏度。建有泉池。游人常至此歇憩。泉水常流,汇入成溪,用于农田灌溉。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站牌。

位于王府池子街39号院内,与神庭泉、太乙泉、小王府池子相邻。原为无名泉,1994年命名。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积水成池。泉池为长方形,石砌,长1.56米,宽0.5米,深0.4米。

玉泉位于历城区西营街道阁老村,泉所属冷泉,年均水温14摄氏度。泉深0.8米,泉水为涌状水流,流入一个长2.6米,宽2.4米的水泥长方形蓄水之中。泉水水质甘甜清冽,为当地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

位于山东省人民政府大院西部,凤翥池西,因泉水滴滴如乳汁得名。据1936年《济南名胜古迹辑略》载:“玉乳泉在旧藩署西花园南,泉滴滴如乳汁,甃石为池。”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载,在“省公署花园内南端”。泉水出露形态为涌状,常年不竭,经暗渠北流入大明湖。泉池长40米,宽30米。1999年7月改建为石砌方池,长度8.3米,宽8.2米,深1.2米。

位于章丘区普集街道小辛庄村东冲沟,村民依泉建村,并依泉建一井形泉池和一方形泉池。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2摄氏度。最高水位80毫米,最低水位80毫米。井形泉池由由块石甃成;长方形泉池亦由石块砌成。泉水自池壁岩缝分别流入两泉池。水池北连三面陡峭的自然水湾,湾底亦多有水泡上蹿。次泉诗村民唯一饮用水源。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公交站牌。

玉漏泉历城区位于港沟街道云台山云台寺内。泉为自然石土构造不规则形状,泉深0.5米。泉水常年不竭,清澈甘甜,在云台寺内大殿西南侧的山崖石缝流出常年水流如线注入池中。泉也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云台寺,约建于元朝年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碑文有:“该寺原为高僧自元贞元年(1295年)神僧乐其形胜,辟居于此”的记载。后又经明成化、万历年间多此重修后颇具规模,现仍有僧人居于寺内,寺内所有僧人的用水都靠此泉供应。早期修有排水道泉水从石缝中流入下山,后经寺内僧人修建泉池。现

因泉水洁白如玉和原五龙庙中有一条白色雕龙的寓意取名。池岸以自然石砌垒,水自隐于石中的圆管涌出,穿石隙,沿水渠蜿蜒东流。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有载,在龙集寺观音阁下,涓涓东注,龙集独胜。资料记载,今呈方池形,料石砌岸,水自岩缝流出,汇于池内,清冽甘美,常流不竭,为村民饮用水。玉泉位于天桥区五龙潭公园内。玉泉邻近玉泉禅寺。泉旁有50米的蓄水池。泉池为长方形,长为4.2米,宽2米,水深0.8米。玉泉形态为涌水,常年有水流入西护城河。利用状态为景观用水。泉的类型为冷泉。是五龙潭公园内重要的旅游景点之

位于省府前街中段西侧,王府池子街中段。别名玉环井。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2004年被公示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因并涌,水纹相扣如环得名。明嘉靖《山东通志》载“两泉并出如环”。民国十三年(1924)《续修历城县志·山水考》载:“玉环泉谨按《齐乘》金《名泉碑》云:玉环在同知巷前,今宪衙前,盖布政司街,元称宪衙街也……”该泉于1978年省府前街拓宽时一度被覆盖,1982年重新修复,1998年再次整修。玉环泉之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泉水终年不涸,水势甚旺。泉池呈双井形,

620 621 622 623 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