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商河县怀仁镇耿家村东北50米。呈方形状,分布面积约3600平方米。墓葬封土高出地面约5米,顶部植有松柏、槐树、榆树等,保存较好。民间传说为大王墓,因无详细资料记载,墓主不详。商河县地方文史资料对其都有记载,在当地颇具有影响。1958年发现以来,省市考古专家多次进行考察,确认为汉代墓葬,对研究黄河以北冲积平原地区汉代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2013年10月10日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泉城路鞭指巷居委会辖区内,泉城路中段,为建成于清中晚期的古建筑,2002年翻修。现存建筑14座,南北两进院落,东西三路跨院。大门、前院、前楼、正房、后楼各一处。照壁与大门已在泉城路扩街工程中拆除。整体保存较好,是泉城路仅存的一座百年老店。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仲宫街道高而办事处南高而村西,省道518线公路东侧,横跨于锦云川河道上。属仲宫街道。该桥建成于1959年10月,东西长13.6米,宽3.5米,五孔,全石砌筑。东桥头柱上刻五角星,下刻“历城县人民委员会一九五九年十月建”字样,南侧桥头柱残段置于桥南5米处;西桥头柱仅存南侧一根,可见“高而”二字。该桥简洁牢固,是南高而村通向省道518线的主要通道之一。高而桥为本次文物普查新发现,为研究建国后山区桥梁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高而桥地处济南南部山区的仲宫街道高而办事处驻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

位于济南市槐荫区五里沟街道办事处经二路363号。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坐北朝南,主体为传统中国古代建筑形式,部分采用西方近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现存建筑布局基本保持原貌,平面呈日字形,均为二层,围合形成东西封闭院落。东院较窄,主要功能为居住、办公和储存贵重物品。西院较宽,上层设有悬挑檐廊周圈相交,主要功能为商户储存货物和商业贸易等。南侧临街为店铺,东院设有大门可供马车通过,进院后西侧又设旁门可进人西院。该建筑群由东昌府(今聊城市)堂邑县的棉花商王协三创建。作为华北重要棉花集散市场的济南商埠

该遗址表面暴露有大量陶器标本,经专家推断为古人类遗址。付庙庙址于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并被初步确认和记录登记。2010年10月被商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付庙庙址位于商河县怀仁镇付庙村东南角,东距1.5千米为临商河,西距0.7千米为井家庵村,南距1千米为古城村,北邻付庙村。所在地理实体为付庙村,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保护级别为县级,呈方形状分布。明朝时期建立,管理单位为商河县文物管理所,联系地址为商河县长青东路,长途电话区号0531,地表无明显建筑物,遗址表面暴露有大量陶器标

位于将军庙街7号。同治九年(1870),济南知府龚易图,在将军庙街原八蜡庙以东创建府城隍庙。城隍庙初建成时,是五进四院格局,有照壁、山门、钟鼓楼、土地庙、戏台、班房、宫厅、大殿、寝殿、东西廊庑等。大殿为五架梁,砖石结构,五开间,后院大殿亦为5开间。 原址已经被拥挤的民居分割,辨不清格局,仅存改为民居的过厅和后殿,残缺的山墙和散落的旗杆石。2013年公布为济南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芙蓉街74号。仅存大殿,面阔三间,歇山顶,灰瓦绿琉璃剪边。大木架在,斗拱已拆下。2013年被公布为济南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西营街道佛峪村中。根据以往调查资料可知,该处院落原为清初官僚李慎修故居,为前后庭院阁楼式建筑。1942年前后该村隶属章历县,当时的章历县县长吴建章曾在此居住办公,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活动。此外,当时的泰山军区司令员廖容标等领导同志亦在此居住办公,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84年被历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仅存二层阁楼建筑一座,均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木石土坯混建,硬山顶,顶为草顶。其余原有建筑均被拆除或改建。佛峪革命遗址是本次文物普查复查单位,是研究近

位于泉城路街道境内,芙蓉街38号,始建年代已无考。庙内有康熙五十九年(1720)《重立考棚碑记》石碑,碑首刻“共则昭垂”四个大字,碑文是贡院考试规则。另有光绪二十五年(1899)《重修芙蓉街北首布政司小街东口路东关帝圣君庙碑记》石碑,乃周边商家捐资修庙,立碑以记。 大殿坐东朝西,面阔三间,碑刻3通。2009年,有信士出资对芙蓉街关帝庙进行修缮,保留原貌,修旧如旧。2013年被公布为济南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柳埠街道水泉村西南蟠龙山北麓,距村1500米。属柳埠街道。设立年份为明朝。该洞洞口高2.97米,宽5.7米,进深6米,洞东西走向,总长80余米,洞内曲折。洞内有人工打凿痕迹多处,距洞口10米处,有开凿石床和窗口。洞内有渗水多处。洞西8米处有摩崖石刻一处,刻有“……弘治三年……”字样,洞西30米处有人工开凿椭圆形蓄水坑一处。该洞四周为梯田,有零星坟墓分散田间。1997年12月,历城区人民政府〔1997〕58号文件登记保护。该洞窟系本次调查新发现,为研究该地区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

凤凰庄村清真寺位于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凤凰庄村。以所在政区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凤凰庄村,得名凤凰庄村清真寺。保护级别为县级,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余平米。

兴隆寺位于天桥区泺口环城路大寺集32号。占地面积2.93平方千米;建筑面积1.70平方千米。兴隆寺在“文革”时期寺内仅存一座大雄宝殿,大殿长13.27米、宽10米,寺院曾被泺口生产队占用,并改为生产车间。历经数载,现已在原址上建成大雄宝殿一坐,大殿整体建筑气势辉宏,是济南市目前最大的大雄宝殿,同时也是济南维一一处具有道场证的比丘尼寺院,随后又新建藏经阁、五观堂、念佛堂、寮房等;昔日古刹,重现辉煌。所在行政区域为泺口街道,隶属济南市佛教协会管辖。

位于莱芜区凤城街道吴花园村的西南角,有一个不起眼的四合小院,这就是我国已故著名散文作家、教育家吴伯箫的故居。建成时间1933年前。产权(管理)单位是莱芜区文物局,邮政编码271111,所在(跨)行政区莱芜区电话区号0634。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临港开发区凤鸣路1000号。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该建筑地处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内,东有凤凰山、凤鸣路,南有经十路,西有凤山路,北有世纪大道,交通便利。凤凰公馆建于1910年前后,原地址为济南市市中区普利门街区西凤凰街40号。日伪时期,被日军占用,成立了日本的特务机构“凤凰公馆”。2009年,济南市对普得门片区进行改造,山东建筑大学决定对该建筑进行异地保护。在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2009年9月至11月,山东建筑大学对凤凰公馆进行了测量,绘制了图纸,同时还对每个建筑构件编

丰施侯庙位于马山镇驻地西2千米处的马山顶,长120米、宽300米的范围内。建筑群分3组,山门为石拱券成,前后贯通,面阔3间,有前檐立柱。西为丰施侯庙,两组建筑之后碧霞宫,中组为后土殿,现己成废墟,其布局尚清晰。今立有龟首蟠螭碑两通,残倒碑4通,为元明清遗物。保护级别为市级,占地78平方米。

峰云观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岚峪村大峰山风景区,系明万历年间道士范真峰创建而得名峰云观。保护级别为市级,距城区24.5千米,与肥城、平阴交界。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彩石街道西彩石三村北约1500米,国道309线南侧。墓地南北长120米,东西宽约50米,墓封土高5米,直径17米。墓前有《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一幢,由碑首、碑身、碑趺三部分组成,碑首和碑身用一整块巨石雕成,碑首呈拱形状,两侧各有三螭龙,碑额篆书“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9字。碑高3.90米,宽1.35米,厚0.40米,碑文阴刻楷书34行,满行75字,共计2500字,刻于唐贞观五年(631年)三月二日,为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是我省仅有的初唐书法石刻珍品。另有唐刻石虎、石羊各一,及清同

位于钢城区艾山街道方家峪村。天齐庙占地南北长25米,宽20米。庙位于院北,2间,南大门一座。石基,白墙,红瓦,前出厦。所在行政区域为艾山街道,邮编为271104。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