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鄱阳县在此创办第一个国营水产场,从此后周围居民围湖垦殖,水面日益缩小形成湖泊,此地有一座山名为尧山,湖在山脚下故名尧山湖。

“错姆根娘”意为“凹形的湖”。

“玛嘎亚错”意为“下面的湖泊”。

因面积较小,蒸发量大,在特别干旱的年头,容易干涸故而得名。

因湖泊位于古城之西,故名。

藏语意为“位于山丫口上面的湖泊”

此湖水质干净清澈。

系蒙古语,“德日斯图”译为芨芨草,“淖日”译为湖;长有芨芨草的湖。

南山渔民常年在此捕捉鱼虾,故得常湖之名。

因该湖有几片自然形成的水坑连接而成,形似一串珍珠而得名。

因该地有个十二湖,该湖为十二且最大,故名。

“阿日陶伊日木”系蒙古语,“阿日”意为“北面、后面”,“陶伊日木”意为“干泡子”。

以前湖中冒出的水有些泛黄,似雄黄,因雄与熊同音,故名。

李场村自生二个山头湖汊,过去传名为苏家湖和恩娘湖。

最早由刘姓居民在此养殖,故名。

因其取银波荡漾之意,故得名。

意指湖的形状如鹅颈,有天鹅来此湖边觅食。

“鲁”,指姓氏;“府”,指宅院;“渊”,指较深的水塘。

493 494 495 496 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