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街旁有座高山,中部有关半圆形山洞,传北宋南天王侬智高反宋,与狄青部队先锋杨文广交战于此,杨文广一箭洞穿此山,故名。
因县城“环山似凤,环凤皆山,翠屏丹嶂,凌霄欲飞”而得名。
为有效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生计问题,凤山县建设易地扶贫安置点,集中安置从各乡(镇)村屯搬迁而来的群众,2021年以易地扶贫安置点为主设立思源街道,寓意群众“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的同时不忘“饮水思源,感谢党恩”,故名。
小江街建村于明代,清宣统年间(1909 ~ 1911)成街,初名岭岗铺。1925年改名“小江”,因其东面有小江河流经,故名。
专名“跃进”源于跃进路,该路20世纪60、70年代沿路兴建工厂,以“工业大跃进”之意命名。
因街道原所辖的鹧鸪、威奇、长虹等社区分布在跃进路、柳长路、209国道旁,而且这一线道路旧称“柳长公路”,故名。
良丰街道因驻地在良丰路得名,而良丰路又因良丰村而得名。良丰原名凉风,因建立于路边竹林,常有凉风习习,故名凉风。后谐音改为良丰,寓意良好丰盛。
原属小江镇辖地,因境内有马江(民国时始名小江)南流汇合南流江,原称因与小江镇相同,1984年改为现名。因原辖地为县城小江镇周围,且大部分布在小江河沿岸,故名。
取辖地“东平”、“兴华”各一字得名。
拉堡街又称拉堡圩。原名喇堡,壮语Lajbuj,“拉Laj”即下方,“堡buj”为山岭、土坡。因拉堡街原建在土坡东南下方,故名。
灵城即“灵山县城”。
“王府”有两种说法:一是,“王府”即王虎、黄虎。据传,古时此地常有黄色斑纹老虎出没,故名。后谐音改为王府。二是,明朝将领杨彦迪(杨二)不愿臣服满清,以皇城坳一带为据地武力抗清,时人称其为杨王。相传此地为杨彦迪及将领眷属的居住地,故称王府。
三海岩”大溶洞是灵山八景之一,洞中有三岩,东为月岩,中为龟岩,西为钱岩。岩内钟乳林立,千姿百态,冬暖夏凉,有“六月无三伏,一朝有四时”之美誉。称“三海风云”,取“沧海桑田”三变之意,故名。
太平是琴省、布凌、局床、太平街一带的统称,传宋嘉祐年间(1056—1063)侬智高起义平息后人们渴望太平,在此定居垦田,故名。
同老,壮语 Doenghlaux,“同 doengh”指田垌,“老 laux”意为大。因同老街原是一片宽大的田垌,故名。
榜圩,原称坡敦,宋至明代为恩城州治,1934—1951 年为平治县治,因古为州府张贴榜文处,设有圩场,故名。
凤梧,即凤凰栖息梧桐树。以“人在江湖心在汉,鹤在云霄凤在梧”诗句取名。
果化,壮语 Gova。“果 go”指棵、株;“化 va”同花,指玉兰花。因宋代赵氏土官在州衙门前种有两棵玉兰花,故名。
热门文章
许村镇
江津区
四季青镇
杜市镇
十八里铺镇
十字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