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内的大东港港口而得名。

黑滩河、李家沟、龙洞溪三条河流交汇处。乡系思南县乡级行政区。

当地对“玉山”传说因境内有玉龙山而得名。另一传说为境内有玉皇阁、懒壳山而得名玉山。

从前人们在此修建烧制土坛、陶器的窑子,而称为“老窑上”,因烧制窑器而得名,后因交通不便等原因重新选址建窑,新建之窑称之为“新窑”。

宁强县原名宁羌县,系卫、州旧称,“其曰宁羌,盖以辑宁氏羌之义,欲羌之永宁耳”,1942年改名宁强县,简称宁。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题赠“安宁强固”墨迹,嘱为宁强县之诠释。

古名柳树铺,后因铺地店旁有四条溪流入汉江,故名。

中心路地处上街区中心位置,故名。街道因此路得名。

《灌口凤山祖庙碑记》和志书记载,李清源(俗称李真君、二郎神,秦代筑灌县都江堰李冰之子)著灵于西川灌口县;明崇祯年间驿吏(俗称大使公)携李真君神炉在深青驿供奉。 李真君著灵于西川灌口县,灌口因名。灌口县即现四川省灌县。

观音阁街原建有阁楼一座,内有观音菩萨,故名。

“阿克塔什”系维吾尔语,意为“白色石头”

“澂”字始于元朝“澂江路”一词,山、水、主、文、四个字组成“澂”字,表达澂江山奇水秀、人文兴籍。古代为滇中名郡,现有“山水澄江,生命摇篮”的美称。后因“澂”字被当作异体字废除,“澂江县”改为“澄江县”。2019年,澄江县撤县设市,改为澄江市。

西街街道,以贯穿辖区的原新城西街(现名新华大街)而得名。

白云古称麟峰,因面对麟峰山而得名。相传故宅座落在店墘村,坦露于大限隔,隔多风,几遭火灾,乃拓迁今址的万年山东麓,此地地势平坦,天气晴和之时,四面白云环绕,有一仙人铸梦指引曰“白云下面是君家”,因而得名白云。

高村古名富州,是荆黔边防要地,唐宋以来,在此地“文设州官,武立刺史”。

名称得来有二说。一、根据史志记载而得名。《说文解字》中记载:“阆,门高也,从门,良声,巴郡有阆中县。”《太平寰宇记》:“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阆水迂曲,经其三面,县居其中,取以为名”。《旧唐书.地理志》:“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二、根据传说得名。相传,在嘉陵江“龙王滩”湍急的波浪下有一口钟,为镇城之宝。此钟为大禹所炼制放进嘉陵大泽之中,钟受波浪冲击发出声响,鳖妖再也不会出来兴风作浪。“浪钟”后来慢慢演变为“阆中”。

高滩镇位于紫阳县西部偏南,因任河流经全镇滩头较高,并此得名高滩。

上张之名已见于光绪《仙居县志》。因村庄祖居姓张,地处南溪上游,故称上张,故所建立的乡为上张乡。

喀尔交,哈萨克语,盼雪之意。

609 610 611 612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