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古系沼泽地区,因大野泽而得名。据《尚书》“禹贡”篇载:“大野既潴”。《周礼·职方》载:“兖州,其泽薮曰大野”。秦以前称大野泽,随着巨野县的建立,又称巨野泽。

因驻地甘江场得名。清末民初,以镇设乾江铺,易“乾”为“甘”,得名甘江场,故名。

因六巷原有60户人家,每隔10户有一条巷道,故名。

山势高峻,称“峨”,到处生长草本植物,称“蔓”,由此而得名。

大南峪古称兰皋镇,清康熙六年(1677)改设大兰驿。驿、峪谐音,现“大南峪”之名即从通假借用而来。

因其位于铜陵市市区周围,是市辖区之一,故得名。

据传清朝时期,以威宁县城为中心往北五公里的地方,有人一个乐善好施的好心人,在路边放了一口盛水的“缸”,专为方便过往的行人歇息喝水,因当地读音“缸”与“岗”同音,因此而得名。

清末,该街一带因卖菜商户居多,称南菜市。20世纪初形成街道,1935年称南菜市街,后称菜市街。

明初,由朱姓移民成村,称朱家庄。明中期,向北迁出几户另成上朱家庄,遂称下朱家庄。清光绪时,简称为下朱庄。

纪念1927年紫金县苏维埃政府设在此,故名。

古间此地桑树成林,中间一道河川流而过,两面土壁高立故得名桑壁。

因地处白坡山下,且居民中大多数为彝族,故此命名。

因龟山而命名。“龟”与“奎”同音,故名“奎洋”。

据原氏祖坟清嘉庆十四年(1809)碑文记载,明初平顺县棠犁圪塔村民原泰迁居此地建村,由于三面低凹,村在山岗东边,故取名东岗。

相传元末,秀才吕近池妻灰姑在此作小生意,店名“灰姑”,因神仙托梦灰姑应将店铺搬到前方河边,改店名为“前方”。为了不怕河水冲刷,就在“方”的前面加上“土”字,故名“前坊”。

丽春镇境内广植牡丹,取“美丽的春天”之义而得名。

宜都之名,源于东汉时期的宜都郡名,取“宜于建都”之意。

因该镇有一山,名为小昆山,故名。

592 593 594 595 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