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地位于县城以北、涪江二级阶地之上的小冲积坝,故名北坝。
此地为向氏祖先世袭的官地。
据查,在清朝嘉庆年间,康氏在此始居,后有孙氏到此落户,均以开荒种地谋生,逐渐形成村落。十八盘梁在此村南1公里处,在历史上为南北交通要道,梁上梁下均有重兵扼守,此地有驻兵哨所盖的“平房”。建聚落后将哨所“平房”移用为聚落名,“房”字改为“坊”字,称平坊。因乡政府驻平坊而得名。
所处之地,四周皆山,故名环山。明万历七年(1579)《富阳县图》有“环山”标载。
因村西山崖上有一石洞,当年住着雕和鹗两种猛禽,故名雕鹗。因原镇政府驻地为雕鹗村得名雕鹗镇。
宋建中靖国年间,九天圣母庙重修竣工,周边各村均需参加开光祭祀活动,为筹措资费,周边各村分为五大社,庙会活动地名叫“原神地”,北社在原神地的北面,轮流主办庙会,得名“北社”村。乡政府驻地在北社村故叫北社乡。
意为该区域是处于两寨之中的山寨。
因村庄位于丰源河上游得名上丰村,乡政府驻地位于上丰村故得名上丰乡。
以县北有龙安山(今大安山),故名。《郡县释名》:“治北有龙安山,隋开皇间蜀王秀立亭馆于此避暑,安县之名起于龙安。”
因桃江从龙南流向上江(江口)地塅,河道流经边境时经过崇山陡壁,有一条7.5公里长的石壁迳,形似水上活龙,而称龙迳,此地位于龙迳下游,故称为龙迳下,后又名龙下。
因地处县境东部山区,且为瑶族聚居地,故名。
“郝”,读huò,方言“鹤”的谐音;“穴”,指长江两岸的溢洪孔道,为夏天江水流入内地的入口,即古夏水入口处,宋朝以后为长江荆江著名的九穴十三口之一;“镇”,指行政区划,历史上郝穴称市(集市),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奉文改市为镇,与沙市同为江陵两镇之一。
此地为巾帼英雄花木兰故里,故名。
政府驻地为西阳村。
四门即四个城门。
传说明朝初年,有一寨王在境内西抵山建寨,为防官兵清剿,筑坝于鱼鳞桥峡口,使黄花坪成为水域。因其位于西抵山之东,故称东湖。
以建在泉水上方得名。
“三里岗镇”指乡级行政区域。
热门文章
小马庄镇
高排乡
云表镇
芒市镇
城关镇
两家子满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