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十三年(1735)建村,因村在一条南北沟里,沟内长满野小蒜,故名小蒜沟。
因管辖区域内有马王庙而得名。
因很早以前,胡、周、郑三户在此开设店铺,经营日杂、饮食、客栈,供来往客商食宿,生意较兴隆,寓“三元开泰”、“三元及第”吉利之意,故名。
原名赵家堡,清末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八国联军,路经此地,留下一七品官员,走时写下“七级镇”三字,即以此为名。又说境内丰产甜西瓜,被逃难的慈禧太后封为七级瓜,故名。
上关古称上三乡关。上,表示方位西方,指位于三乡山西部。三乡关指制胜关(泾源)、萧关、三乡山三关交汇关口。
艾尔木东,维吾尔语,意为白腊树。
其所辖区域内有一座石拱桥,故名
穆村原名木村,相传古时这里树木很多,金宋交兵时,为宋兵屯放木料的场地,后即其地建村,取名木村,今雅化为穆村。因乡政府驻地位于穆村,得名穆村乡。2022年撤乡建镇改为穆村镇。
“邹”是姓氏,“坞”是船泊停靠的地方。唐朝时期有邹姓人家在此落户安家,故名邹坞。
因以泾川县荔堡为基准,下八里有荔堡镇的肖姓村民居住,上八里有镇原县的肖姓村民居住,故名。
因位于城子村,故名。
该乡旧称下洋,因位居闽侯县上洋(即洋里)乡之下而得名。解放初期改名东桥,因发源于闽侯洋里的大溪流—安仁溪,流经乡境桥头街河段上建有一座木桥,镇政府驻地在桥之东,故名东桥。
“三兴”取“三姓”之谐音。
唐天宝元年(742),因于函谷关尹喜故宅掘得“天宝灵符”,改桃林县为灵宝县。
蟠龙的地形像盘着的龙。
在明代,由于在平滩的自然地理实体中间,横穿东西一条大路为界。取名北滩和南滩。解放后又因位于县城北部而得名北滩。
锁南镇,相传是今东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锁南坝的地名“锁南”,借由人名“何锁南普”(明朝实行土司制度时所委派的土司人名),又因为是乡级行政区域,故而起名锁南镇。
《朔平府志》载,明成化十七年(1481),巡抚郭镗、总兵范瑾、太监陈政以地极冲要,取荡平胡虏之意,始题设平虏卫。清雍正三年(1725),因“虏”字是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在撤卫改县中更名平鲁县。
热门文章
二十二团
梁弄镇
双山街道
北峰镇
耿车镇
八里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