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塘圩原称“波塘村”,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6)始建,因村中有三方鱼塘,每每南风吹来,水波涟涟,故名。形成圩市后改称波塘圩。

传糯垌圩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始在一产优质糯米的田垌前建村,初名糯垌村;后逐渐发展成圩集,得名糯垌圩。

归:意指归集,义:意指义昌江,两字组合而成。

传明洪武八年(1375)官府派兵镇压此地瑶民,瑶民奋力抗击,当时双方皆不敢冒进,约定以河为界和谈,始得名“成间”,意指两地隔开,后渐成街圩,雅称“诚谏圩”。

取大垌的“大”,华隆的“隆”二字组合而成。

取岑溪的“岑”和县城的“城”二字组合而得名。

原名大湴镇,因辖内大湴街而得名。古时大湴街为泥土铺设,每天早上众多村民到街边水井挑水,水溢街道,踩踏泥泞成湴;同时,地处义昌江岸边,每当暴雨、洪水淹街,洪水退后留下满街烂泥,久之遂得名大湴。1933年设立大湴乡,属永业区辖,1994年改镇时,因“湴”字难从五笔法找到,遂以历史曾用名“大新”“永业”,各取一字,改为大业镇,并有期望事业大发展之意。

以其山多小而高,溪多水长流的地理环境特点,得名。因辖区内地理环境特征而得名。全境山丘起伏连绵,占总面积的85.99%,(说文解字)云:山小而高曰岑,水注川曰溪,市境属云开大山,北麓中段丘陵山区。同时山水相连,境内共有大小河溪331条,河溪纵横,河网密度达每平方千米290米,以其山多小而高,溪多水长流的地理环境特点,故得名。

以境内多雾,山岭常蒙在雾中而得名。蒙山:指山岭常蒙在雾中。

蒙山:指山岭常蒙在雾中。

长:指长滩河,坪:指平垌村。以境内最长的长滩河与最大的平垌村各取一字组成长坪。

新圩:新开设的圩市。

夏宜,原名“孩儿”,因地势形如孩儿坐栏而得名,后以当地方言谐音改为“夏宜”。

黄村:指该村庄因为大部分村民都是黄姓。

以石兰庙大院作圩场开圩市,名为文富圩。清嘉庆十七年(1812)州志记载时简写为文圩村。

陈:指姓氏,塘:指在陈村设塘置塘兵负责驿递治安(明清时期警备的较小辖地)。

汉豪:指1952年被杀害的烈士梁汉豪,人名。1952年9月为纪念在大塘村牺牲的陈塘税务所所长梁汉豪改名汉豪。

西河:指湄江的西岸。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