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江镇所在地旧称龙现场,传说修建龙见桥时淘石水中,现‘水江石’三字,故名。

因盛产花生(土名地豆),自清代形成花生集市,故名。

旧时设在板塘的驿铺。

燎原一词取自毛泽东名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故名。

据《鲁山地名志》载,古称张良店,后改留侯镇。亦称张良寨、张良镇、张良街。简称张街、张良。

传明嘉靖年间,村东运粮河与村西红燕河发洪水淹没田地,久滞未退,村民烧香许愿祈求龙王退洪水,水退后村民在村北修龙王庙以纪念祈福。村以庙名。

因此地原有一座寺庙,佛像多竖于庙楼上,名“佛楼寺”镇以寺名为名。

生格系藏语译音,意为狮子。“生格”为狮子、雄狮之意。因生格乡东面有一座白岩山,从其西南角看像一头卧着的雄狮张着嘴守卫着辽阔草原而得名。

据查,很早以前林坛村所在地是一片平坦的大森林,形似坛状,故建村后起名叫林坛。因镇政府驻地林坛村故名林坛镇。

境内群山岩石多白色,尤以玉甑峰(道士岩)石色纯白,故名白石,街道因此得名。

寓意振发兴举,增强活力之意,期盼繁荣兴盛,故得名。

因境内有大庙场(清朝年间,此地建有两个较大的庙宇,周围来此求神拜佛的人很多,后修房经商,兴场得名“大庙场”。),故名。

因镇政府驻地于此,镇边一嘴延伸入湖,河嘴上有槐树成林,故得名槐林镇。

寓意发展速度如火箭。

乡政府驻金鸡村。相传,古时候在金鸡寺前,有凤栖于此,土人不识,呼为金鸡,寺与村皆名也。

西汉末,刘秀曾北渡磁河屯兵于此,故取名留屯,后更名留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鉴于合作化后,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业工作取得了节节胜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遂名胜利。

明朝初期(约1388),在回龙河上游北岸建有回龙圩。1925年,时势混乱,盗贼盛行,匪徒洗劫回龙圩。放火烧毁商店百余间。1927年在被烧毁的回龙圩对岸(回龙河南岸,开(平)腰(古)公路两旁)建成新圩。因社圩六堡联防自卫队长刘东成剿匪有功,故将其名东成命该地。

440 441 442 443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