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泮,壮语bingzban音译转写,平壮语bingz是平潭之意,泮壮语ban是空闲之意;水楞,壮语Raemxraengz音译转写,水壮语Raemx指水溪,楞壮语raengz 指坑潭。

因是酒圣杜康故里,故得名杜康镇。

佟沟历史悠远,最早因为沈姓较多而被称为沈家屯,清朝时因为佟家出了皇妃,当地官吏为讨好佟家更名为佟沟。

打:渡口,洛:混合,意为多民族混杂聚居的渡口。故名。

“里龙”意为“圣地”。

因该镇所在地是新开河岸边的平川地带(当地人称为甸子),重新开发时地里生长着各种野生花草,故得名花甸子,简称花甸。

地处巴彦港航运码头而得名。

地处涪江北岸,故名。

因位于浑江南岸而得名。

史称赊旗店、赊旗镇。相传因汉光武帝刘秀在此地酒馆賖酒旗为帅旗起兵反莽成就帝业亲御得名。

因干崖土司衙门搬迁到凤凰山下新建土司衙门,原土司衙门驻地称旧城,新的地址称新城。属乡级行政区域,故得名新城乡。

明末,查姓居住于凤凰山脚下,故名。

传唐太宗李世民收复东都洛阳时,与隋将王世充决战北邙山遭遇埋伏,退却途中当地老百姓送驾到此,原称“护驾庄”、“送驾庄”,后渐演变为送庄。

古时此地山深林密,豺狼虎豹横行无忌,山民屡遭涂炭,人人自危。当地一个名叫京力的青年,力大无穷,彪犷无比,他立志为民除害,一日灾难竟然降临在自家头上,父母外出打猎被巨兽吞噬。他悲愤交加,勇猛无畏的和野兽殊死搏斗,最终杀死祸害,除暴安民。香妹倾慕他的人品和义举,以身相许。后来,散居附近的山民陆续聚以居之,形成村落。村民们感激他的壮举,就用他夫妻俩的名字组合成村名,即京力为勍,香字添荣,村名由此而来。

常安,原名广洋,原地处滹沱河古河道,地势低洼,闹大水时一片汪洋,故取名广洋。清初,因人口增多,居住分散,分为两村,东边村叫大广洋,西边村叫小广洋。清同治七年(1868),滹沱河改道,由城东折向东北,该地水患解除,藁城县一县令见此情景,就将大小广洋,改名为大小常安。因镇政府驻常安得名常安镇。

因位于蚌埠市,属于蚌埠市中心城区,是蚌埠市政治文化中心,又因辖区内南山,故命名蚌山区。

传良江街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因其东北面有个溶洞冒出的水冬暖夏凉,名“凉江”,后因“凉”寓意不好而以同音改为“良江”。

张坂镇人民政府驻地该村,因此以政府所在地的村名命镇名,称张坂镇。

435 436 437 438 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