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团新城镇北部为开都河(即《西游记》中传说的“通天河”),东部为中国内陆第一大淡水湖博斯腾湖,结合一河一湖,拟名天湖,寓意用开都河水和博斯腾湖水灌溉,养育勤劳的兵团人民。

因清末此地修有一座石质桥,由于桥板断落倒入水中得名。

因三个岛位于海州湾的前方,故名。

因界内三条石大街得名。

原有郑姓人在此设庵卖茶,后有陇海铁路在此设郑庵站。1979年铁路北移,撤站辟为居民点,称郑庵,故名。

“多却”意为“佛经”。

“龙海”无特殊含义,取自民间传说及郴州刺史许元甫的故乡福建龙海。

明永乐年间,方姓始迁祖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此立村。此后人丁日兴,分居三个村落,其位置分为前、后、北,分别称为前方(村)、后方(村)和北方(村)。该村居后,故名。

“金星”为金色五星。

据传,旧时曾有冯姓打地坑庄院居住,故名冯地坑。

因距敦煌市城区以西七公里而得名。

依据兵团团场统编番号,以团场为单位编排的数字作名称。团部驻地哈拉苏,突厥语意为“清泉”。

“刘洞”指行政村名,刘洞村。“镇”指乡级行政区。

浙赣铁路建火车站时,按附近双金任家和上、下坑傅家基祖任其昌的“昌”字,上、下坑的“傅”字,取名昌傅火车站。

因此地位于清远郊区,清远建市时取清远“清”字与郊区“郊”字,得名清郊区,后因城市发展建成新城市,把“郊”改成“新”,故名。

曹营镇原名曹家营,明朝万历年间,僰人举旗聚众造反,四川总督曾带兵征剿,派遣总兵刘显、叶成到此征战,刘显总兵的粮草辎重官曹颖随南广河而上在此扎营,因此得名曹家营,后简称曹营。

驻地原为茅草沙坝,故名茅草坪,后简称茅坪。

最早“范”氏族人始居此地,又因地处条山坑内,故取名范坑。

434 435 436 437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