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苏东坡幼年在此读书,临走时,苏洵给他写了两个大字“修文”,东坡又把这两个大字送给老师慧光和尚,东坡后来扬名天下,乡亲们把这两个大字刻成匾挂在东光场老场口上,后来大家就把东光场改称为修文场,建镇时沿用下来。

因北齐武平元年(570)至太极元年(712)称定城县而得名。

因辖区为滨州市城区而得名。原为古滨州地,滨州意为位于渤海之滨。

“江浦路”为辖区内主要道路。

绿草茂盛的甸子。

河西意为海河之西。

数条河流交汇于此,取“财源汇集”之意命名。街道因此得名。

因辖区地表河卵石十分多(俗称石牯)、大小鱼塘星罗棋布,故名石牯塘。

因群山环抱,地势低洼,大雨时有个村庄常被水浸淹而得名。

村临左溪峡峡口而建,得名峡口村,镇政府驻地峡口村,故名峡口镇。

峙浪,壮语 Ceihlangh,“峙 ceih”指对峙,“浪 langh”指浪花。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建街,因有大岭和伯公山相对峙,山下是桐棉河与爱店沟的汇合处,两水相击,浪花滚滚,故名。

据查,马氏(满族)于清朝康熙年间,恩赏“占圈地”,来此占产立庄,当了庄头。后有尹氏迁此定居。乾隆年间,金氏、于氏带领家人由山东省逃荒,到此地,为马庄头种地谋生。因马氏始居此地,建村落后以马姓冠村名,称马营子。因乡政府驻马营子而得名。

以原溶溪、雅江二乡合并时各取一字而得名。

因境内山环水抱,盛产木材,香菇和木耳“三宝”,被认为是怀抱宝物之地,故名。

因境内著名的龙潭箐依山向阳,古树苍郁,景色优美,数十股清泉自地涌出,足供千亩良田灌溉;另龙门地处银江河上游,银江河从龙门乡与博南镇交界的灵化山间冲出,这里河道狭窄,犹如一道闸门;所以以龙吐水的龙潭与犹如闸门的地理特征合称“龙门”,故而得名。

因辖区地势蜿蜒形似巨龙,就引清贡士王焞诗句“千古玉龙蟠”中的“龙蟠”二字,故名。

“巡检”指“巡检司”,在清代为县级衙门底下的基层组织(类似公安派出所)。“镇”指行政区域。

因境内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净月潭,故而得名玉潭。

427 428 429 430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