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境内修建的“杠家桥”而得名。

“舍必崖”系蒙古语“沙巴日淖尔”的谐音,意为“泥泞湖”。其地水草肥美,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的牧场。清初,山西杨、郭两姓人家迁来租种成村,沿用蒙古语地名作村名,后演变为舍必崖。

平旺地名的历史较为久远,《大同县志》《大同府志》均有记载。1924年,平旺村南场发现一座古墓,墓主为北魏内阁官员杨选尚书,其在村西北建有住宅堡垒名“尚阳堡”,为本村早期名称。据传后因地处平原,且一望无际,故更名“平望”,后演变为“平旺”。因此街道紧靠平旺村,俗称老平旺,为与之区别,故名新平旺。

政府驻地在大黄村。大黄村没有黄姓村民,据传,本地集市上的大黄庙,祭祀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居三皇之首,因此,建庙时取名“大皇庙”,后多次毁建,为规避皇帝的“皇”字,皇和黄混用,变成现在的大黄庙,随称大黄庙集,已有千年历史。又相传因商朝名将黄飞虎曾驻守此地,遗存有八里黄龙坡,故名大黄。

“称多”意为万人聚集,相传元朝时,帝师、大宝法王八思巴曾到此传经,当时聚集了约万名信徒,后许多信徒居留于此,逐渐形成数部落,其中一族即取名称多以示纪念。

一说为“大圳”方言谐音;一说为寓有“大济于人”颂扬陈氏功德之意。

临江:指境内著名建筑临江门广场,故而得名。

光绪年间,李克先、李克明来此定居,常有一蒙古人挑担经商,称蒙古货郎。 1938年并村时,因这里是进围必经之路称门户村,1948年为纪念宁明德烈士而命名明德。

场建于凤凰山下,依山为名。

命名时以甘肃省内地名白银市之白银命名,故而得名。

因尊重历史留取“桐”,因近代历史以来皆称城镇,两者结合为桐城,以乡级行政区域而得名桐城镇。 古称桐宫,相传为商代桐地的宫室,为汤葬地,伊尹曾放太甲于此,曾名桐乡。

佤语地名,岩帅为人名,岩帅村据传于清朝嘉庆年间建立,立寨者名叫赵岩帅,寨子以此得名。因政府驻地岩帅村,故而得名。

因境内石埭山“山后大石高丈余若片帆”而名。

因村在沟中而得名长沟村,因长沟村而得镇名。

以辖内薛家岛命名。薛家岛之名源于明代海防军户薛氏家族 ,亦为明初名将薛禄诞生地。 1369年薛 姓先祖薛遇林由陕西韩城迁居此地 ,在此开垦土地渐成以薛姓为主的村落 ,取名“薛家岛”。因辖域 地形酷似凤凰展翅 ,亦称“凤凰岛”。薛家岛自古为军事要地 ,唐代驻有屯兵 ,宋朝水军在此地陈家 岛海战中大破金兵 ,明代设陆汗地 ,以防海寇。

金沙江流经此地有一回湾,辖区人曾于此湾淘沙金,得名“金塘湾”,简称“金塘”。

因最初有两户姓吴的人合开了个铁匠炉而得名。

由辖区内“制锦市街”而得以命名。

348 349 350 351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