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街道辖区主要由原新市镇的棠溪、远景两条行政村组建而成,从棠溪、远景中各取一字,故名。

多鲁,维吾尔语,“墩吾斯塘”之简称,意为高渠。

福绵镇,因当地多木棉树,民众受益甚多,故得名“福棉”;清末民初以“福泽绵长”之意雅化为“福绵”。

“六里坪”指此地有一六里长的平川;“镇”指行政区域名称。

以乡人民政府驻湖山得名。

“查巴奇”系鄂温克语,意为“白桦丛生的地方”,“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故得名。

因南林村、南林河而得名。

清朝康熙年间,人们以三村之间的树林为名,把团练改为团林,以方位东西北三个团林。因赵家团林在其他两村之北,故城北团林。镇以村名。

明代,一户外姓人因战乱逃避至此,在此定居并建村,村庄地势较高,远看形似瓦状,取名为瓦岗。

兰陵镇始建于战国初期,为鲁国城邑,后楚取之,因邑中陵上盛开兰花,故名,并沿用至今。

北环路因处城区北部而得名。

唐武德四年(621)的“虎牢之战”,李世民大战窦建德于广武山原,在此地留住一宿,故村名王留村。1940年为区别村南的留村,改称今名。

该乡位于漳县东部,且因驻地能岸有口饮水清泉而得名东泉。

通州意为交通条件好的地方。

寓意一番新的景象。

“巧马”,布依语,意为马的头部,因其境内地形如马的头部而得名。

宕昌国就是居住在有日光洞屋的羌人建立的国家。用“昌”字构成地名应该是汉语的表达习惯,至今许多地名中还保留有昌字。现今口语或书面语描述时常用“宕昌”简称,别称“宕羌”。

因镇政府驻地位于苏村,故名苏村镇。

342 343 344 345 346